行業數據

沙鋼股份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

2025年04月21日09:47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4.12 億元,同比由負轉正(2023 年為-1.39 億元),應收賬款比較多且拖累了凈利潤,請問公司有什么措施?

4月18日,沙鋼股份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具體內容如下:

1、我看到出口業務國際收入增長 90.22%,但面臨反傾銷壓力(如美國關稅)。如何維持出口增長?是否拓展新興市場以分散風險?

答:2024 年,公司實現出口業務營業收入 5.56 億元,同比增長 90.22%,占營收總額的 3.86%。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較小且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很小。為維持出口增長,公司將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重點開發高附加值特種鋼材(如汽車用鋼、高端裝備用鋼),通過技術升級規避低端產品貿易壁壘;同時加速市場多元化布局,在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新興市場,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度。未來,公司將通過產品競爭力提升和市場風險分散的雙重舉措,推動出口業務可持續發展。

2、分析師認為鋼鐵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公司如何看待2025 年需求?是否會通過并購(如山東鷹輪)或減產應對市場波動?如何平衡產能利用率與利潤?

答:當前鋼鐵行業正處于周期性調整階段,2025 年市場需求保持審慎樂觀態度。隨著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持續推進,以及新能源裝備、汽車制造等下游行業的結構性增長,高品質特種鋼領域仍將保持穩定需求。公司將以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能力,通過持續強化技術創新,提升新品開發能力,提高高端產品市場占比率。未來,公司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和技術升級來平衡產能與利潤。

3、公司是否計劃擴大高利潤產品(如特種鋼、汽車用鋼)的產能?未來是否有新的技術突破?

答:公司高度重視高利潤產品的戰略布局和技術創新。2024 年公司研發投入 5.82 億元,占營收總額 4.04%。公司依托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以及與鋼鐵研究總院、北京科技大學等頂尖機構的深度合作,在特種鋼和汽車用鋼領域取得顯著突破。另外在“轉爐無渣出鋼”、“RH 真空脫氫增氮控制”等核心工藝上也取得突破,獲得 18 項發明專利授權。2024 年,公司“高品質能源裝備用鋼生產關鍵技術”榮獲江蘇省科技成果一等獎,車軸鋼獲評高新技術產品。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汽車用鋼、風電法蘭用鋼等高端領域的投入,推動“高致密性細晶粒磨球鋼”等創新成果產業化。同時,作為《風電法蘭用連鑄圓坯》等行業標準的主編單位,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和標準引領,進一步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目前鋼鐵行業由“增量發展”進入“存量優化”階段,在這個階段,公司的工作重點放在哪一塊?

答:在鋼鐵行業“存量優化”階段,公司重點圍繞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展開。一是推動裝備升級改造,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引入高效節能的新型冶煉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和智能化;二是深化綠色低碳轉型,重點發展短流程煉鋼等環保工藝,完善廢鋼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構建更加可持續的生產模式;三是在產品結構方面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轉型,重點開發滿足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優特鋼品種鋼材;四是加強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與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拓展加工配送、技術服務等增值業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5、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4.12 億元,同比由負轉正(2023 年為-1.39 億元),應收賬款比較多且拖累了凈利潤,請問公司有什么措施?

答:公司 2024 年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 1.76 億元,主要為控股子公司齒輪產品銷售的貨款結算周期較長,客戶在合同的結算周期內支付貨款,未出現逾期的現象。公司將通過優化客戶信用管理、強化應收賬款催收、有效減少應收賬款的積壓,降低壞賬風險,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6、公司本期財務報告中,盈利表現如何?

答: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4.16 億元,同比下降 7.6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63 億元,同比下降 27.75%。詳細內容敬請關注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9日披露的《2024 年年度報告》。

7、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哪些?

答:基于公司“優特鋼+齒輪”雙主業的發展格局,公司未來盈利增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在優特鋼領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用鋼、汽車用特鋼等高附加值產品,提升產品毛利率;齒輪業務向新能源商用車變速箱齒輪等高精度產品升級,提高單品價值;二是產業鏈協同效應,通過內部供應優特鋼降低齒輪生產成本,同時開發定制化材料提升產品競爭力;三是智能制造升級,推進生產線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通過精益生產和效率提升降低制造成本;四是綠色低碳轉型,應用短流程煉鋼等節能技術,降低能耗成本,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公司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型。

8、公司有沒有一些新的產業規劃?

答:基于當前鋼鐵行業發展態勢和公司現有產業基礎,公司圍繞“優特鋼+齒輪”雙主業實施轉型升級。在鋼鐵板塊方面,公司將著力推進產品結構優化升級,重點發展高品質特殊鋼和高端裝備用鋼,同時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工藝革新和設備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環保水平;在齒輪制造領域,公司將積極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加大在新能源商用車齒輪領域的研發投入,提升高精度齒輪的制造能力,并深化與整車廠商的戰略合作。另外,公司還將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長短流程結合的生產優勢,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打造成國內一流的具有競爭力的綜合性企業。

9、能否介紹一下本期行業整體和行業內其他主要企業的業績表現?

答:2024 年度,我國鋼鐵行業在“雙碳”目標和市場需求變革的雙重驅動下進入深度調整期。整體呈現高產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行業下行壓力加大,效益處于近年來較低水平。行業內其他企業業績分化顯著,具體詳見其發布的相關報告。

10、低碳會有新機會。公司在節能減排、光伏鋼、氫能等領域的布局如何?是否有相關政府補貼或政策支持?

答: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公司投資30.8億元淘汰落后裝備,升級建設高效量子電爐與綠色低碳高爐,通過工藝優化和技改措施(如焦化干熄焦冷卻塔風機改造、燒結除塵變頻改造等),實現節能降耗與效率提升。在新能源領域,已建成近60MW 光伏項目,年提供綠電約 5200 萬 kWh,并探索氫能應用技術。環保方面,公司通過超低排放改造、碳減排行動及“環保管家”閉環管理,污染物排放達標率 100%,2024 年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等稱號。政策支持上,符合國家《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導向,并享受地方綠色制造專項補貼,持續以技術創新推動“含綠量”與“含金量”雙提升。

11、如何看待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答:鋼鐵行業將面臨需求結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智能化升級等多重機遇,同時也需應對行業市場的供大于求、環保壓力、國際貿易摩擦等挑戰。未來,行業將朝著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具備技術儲備、資源整合能力與國際化視野的企業將脫穎而出。

12、彈簧鋼收入增長 17.17%,而其他產品普遍下滑。這是否反映公司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未來是否會擴大此類產品占比?

答:2024 年公司彈簧鋼收入增長 17.17%,主要是公司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及技術創新,在優特鋼領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用鋼、汽車用特鋼等高附加值產品,提高高端產品市場占比率。未來公司將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和技術升級持續提升盈利能力。

13、公司現金流很不錯。是否有計劃利用充裕現金流進行戰略投資(如收購優質資產、擴建產能)?是否會考慮產業鏈上下游整合?

答:公司將繼續圍繞主業開展相關對外投資工作,如有重大投資事項,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4、相比寶鋼、鞍鋼等龍頭,公司在高端特鋼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是什么?未來如何擴大這一優勢?

答:公司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優特鋼生產基地,在優特鋼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依托長三角地區發達的汽車機械產業集群優勢,公司構建了“水路聯運+區域配套”的高效供應鏈體系,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在裝備方面,公司通過量子電爐等先進設備的投產,形成了長短流程結合的柔性化生產能力,能夠快速響應客戶多樣化需求。產品層面,公司在彈簧鋼、船用鋼等細分領域建立了顯著的技術壁壘,多個產品獲得國內外權威認證,特別是“江蘇精品”認證的高性能能源用鋼,在風電、軌道交通等新興市場具有獨特競爭力。研發方面,公司與多家頂尖院所建立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2024 年成功開發 52 個新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用鋼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未來,公司將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鞏固在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

15、公司出口增速(+90%)遠超行業(+22.7%),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答:2024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44.16 億元,出口業務營業收入 5.56 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 3.86%。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較小且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未來公司將通過產品競爭力提升和市場風險分散的雙重舉措,推動出口業務可持續發展。

16、在行業普遍虧損的背景下,公司現金流為何能逆勢轉正?這一優勢能否持續?

答:公司通過優化存貨管理、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合理控制成本、優化融資結構等措施,實現了現金流的逆勢轉正。未來,公司仍需關注行業波動、市場競爭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持續優化管理策略,確保現金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