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12月25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4年12月25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日本的目標是到2035年減排60%
日本正在努力實現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的新目標,盡管該計劃面臨缺乏雄心的批評。由貿易和環境部門組成的一個聯合小組的官員表示,在2013年的基礎上減排,將使日本走上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軌道。該小組于周二宣布了這一戰略。該計劃現在將經過公眾評論期,然后才會得到日本內閣的最終批準。
2、美聯儲考慮對銀行系統性風險測試做出調整
美聯儲當地時間12月23日宣布,鑒于法律環境的不斷變化,不久將就重大改革征求公眾意見,以提高其銀行壓力測試的透明度,并減少由此產生的資本緩沖要求的波動性。美聯儲打算提出的變革包括但不限于:披露確定銀行在壓力下的假設損失和收入的所有模型并征求公眾意見;平均兩年的結果,以減少壓力測試導致的資本要求的逐年變化;確保公眾可以在情景最終確定之前對每年用于測試的假設情景發表意見。這些修改建議不會對總體資本要求產生實質性影響。
3、2024年英鎊被美元擠下最佳十國集團貨幣之位
數據顯示,英鎊在2024年不再是表現最佳的十國集團貨幣,被美元擠到了第二位。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投機者已削減了英鎊的多頭頭寸。由于市場預期相對較高的通脹會限制英國央行的降息空間,英鎊近期兌歐元觸及兩年半高位。上周,英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投票結果出人意料,三分之一的政策制定者投票支持降息。FactSet數據顯示,今年英鎊兌歐元上漲了4.5%,但兌美元下跌了1.6%。今年以來,美元指數(DXY)上漲了6.8%。
4、圣誕節假期休市致歐元區信用違約互換成本穩定
由于假期休市,作為防范企業違約風險工具的歐元區信用違約互換成本在清淡交易中保持穩定。IG集團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由于周二許多歐洲市場僅開市半天或休市,預計接下來的交易波動性較低。”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數據顯示,追蹤歐元區投資級信用違約互換的 iTraxx 歐洲主指數維持在 57 個基點不變 。
5、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市場交易量升至2023年7月以來最高
聯邦基金利率市場交易量周一攀升至約一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聯邦住房貸款銀行(FHLB)正在該市場借出過剩的美元。根據紐約聯儲周二公布的數據,截至12月23日,聯邦基金利率市場成交量升至1,190億美元,為2023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前一交易日為1,130億美元。
6、美國國債全線下跌 長債與短債收益率差進一步擴大
美國國債周二承壓,市場因為節日因素將提前收盤。投資者對于購買10年期或更長期國債仍持謹慎態度。長期國債收益率領漲,進一步加劇了收益率曲線陡化趨勢。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約3個基點至4.62%,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到28基點,接近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交易量約為正常水平的50%。
7、本田日產啟動合并談判 日本專家認為合并前景仍有待觀察
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23日在東京共同宣布,雙方將正式開啟合并談判。同時,三菱汽車公司也證實將就參與合并事宜進行探討。對此,日本專家分析認為,合并有利有弊,前景仍有待觀察。
8、雅萬高鐵全線站點投入運營
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卡拉旺站24日正式啟用,標志著雅萬高鐵全線站點投入運營。在啟用儀式上,印尼基礎設施與區域發展統籌部長阿古斯說:“雅萬高鐵是印尼和中國緊密合作的象征。希望未來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兩國經濟增長與繁榮。”
9、受政局動蕩影響 外國投資者拋售韓國資產
受到韓國政局持續動蕩的影響,韓國資產正遭遇外國投資者持續拋售,對韓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韓國交易所12月21日數據顯示,自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緊急戒嚴”后,12月4日到20日,外國投資者瘋狂逃離韓國股市,13個交易日凈賣出超過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53億元。其中“緊急戒嚴”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即12月4日當天,外資凈賣出就高達4079億韓元。
10、烏稱收到首筆來自美國的俄被凍結資產收益
當地時間12月24日,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表示,烏方已收到首筆來自美國的利用俄羅斯被凍結海外資產所產生的收益進行支付的款項,金額為10億美元。
11、美股周二收高
美股周二提前3小時收盤,三大股指悉數收高,科技股領漲。特斯拉上漲逾7%。標普500指數重返6000點,納指重新站上2萬點關口。本周交易時間因假期縮短,預計圣誕節期間市場交投相對清淡。道指漲390.08點,漲幅為0.91%,報43297.03點;納指漲266.24點,漲幅為1.35%,報20031.13點;標普500指數漲65.97點,漲幅為1.10%,報6040.04點。
12、WTI 2月原油期貨收報70.10美元
WTI 2月原油期貨收報70.10美元/桶。NYMEX 1月汽油期貨收報1.9589美元/加侖,NYMEX 1月取暖油期貨收報2.2215美元/加侖。
國 內 財 經
1、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會議指出,涉企行政檢查是行政執法主體履行行政管理職責的重要方式,初衷是為了規范和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要著眼于穩定市場預期,著眼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合理設置頻度,妥善把握力度,著力提升精準度,努力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要明確行政檢查主體,清理公布行政檢查事項,從源頭上遏制亂檢查。要合理確定檢查方式,嚴格檢查標準和程序,加強行政檢查執法監督,減少入企檢查頻次,杜絕隨意檢查。要把規范行政檢查作為明年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及時解決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大對亂檢查的查處力度,嚴肅責任追究。(央視)
2、財政部:2025年要支持擴大國內需求
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5年要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擴大國內需求。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大力提振消費。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推進實施新一輪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提升行動。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合理安排債券發行,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更多社會投資。二是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支持城鄉區域融合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序推進鄉村發展和建設,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支持生態文明建設。
3、財政部: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12月23至24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會議指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打好政策“組合拳”。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四是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4、生態環境部:今年發現并推動解決環境問題7.2萬個
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有關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情況。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發現并推動解決各類環境問題7.2萬個,對惡意違法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5、國家發改委發文規范實施PPP新機制
12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項目規范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高度重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新機制規范實施、嚴格聚焦使用者付費項目、合理使用特許經營模式、優先選擇民營企業參與、規范盤活存量資產等方面,提出了推進PPP新機制項目規范有序實施的最新要求。(證券時報)
6、財政政策靠前發力 2025年地方債蓄勢待發
12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據統計,目前已有9地公布2025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規模合計超3800億元。其中,四川、海南等地計劃于2025年1月份啟動新一年的地方債發行工作。多位專家表示,2025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可適度靠前,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實行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擴大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范圍。(中證報)
7、1-11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84萬臺
2024年11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5萬臺,同比2023年11月增速5%、環比上月下降6%,同、環比走勢有壓力;1-11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84萬臺,出口增速23%。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14萬臺,同比下降14%,環比上月下降32%;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量186萬臺,同比增長13%。
8、2024年“金融口”88人接受審查調查,65人被處分
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信息不完全統計,2024年內,金融業已有88人接受審查調查,65人被處分。其中,被調查的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干部達到72人,多于2023年全年的67人。(一財)
9、廣東:1—11月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500億元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眾號發布2024年1—11月省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2024年廣東省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8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1—11月,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500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105%。
10、河南2024年共發行政府債券4749億元
河南在深圳成功發行第十七批政府債券89.9468億元,至此,河南全年政府債券發行工作圓滿完成。據統計,2024年河南共發行政府債券91支,共計4749.1301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324.0737億元,新增專項債券1907億元;再融資一般債券420.2538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2097.8026億元。平均發行期限15.35年,較去年延長2.7年,有效延長債務久期,緩釋各地償債壓力;平均發行利率2.30%,較去年降低55個基點,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大幅節約利息支出。
11、1-11月3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約146.5萬套
2024年1-11月,3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約146.5萬套,同比增長2.3%。具體來看,受季節因素及2023年2、3月高基數影響,一季度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下降21%;5.17樓市一攬子利好政策落地后,市場情緒有所回升,6月二手房成交量環同比止降轉增,二季度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微增1%。三季度隨著政策效果逐漸減弱,8-9月二手房成交持續走低,但整體成交量仍高于去年同期,三季度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增長15%。10月,在9.26樓市一攬子利好政策刺激下,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單月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增長23%;11月二手房成交繼續沖高,突破16萬套,創近20個月新高(2023年4月以來)。(中指研究院)
12、廣東: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7.6%
廣東政府網站數據顯示,1—11月份,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10320.22億元,同比下降17.6%;其中,住宅投資7399.52億元,下降18.8%。1—11月份,全省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6606.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5.5%。新建商品房銷售額10287.51億元,下降24.4%。1—11月份,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企業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下降22.1%,其中,銀行貸款下降23.0%,自籌資金下降21.2%,定金及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分別下降25.5%和23.1%。
13、武漢土拍收金11.4億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12月24日,武漢成功出讓2宗涉宅地塊,均位于武昌區,總土地面積38071.99㎡,總規劃建筑面積95200㎡,總起始價10.78億元。最終2宗地塊均溢價成交,共收金11.4億元,武漢地產集團競得楊園地塊,武昌區旅韻雅筑置業競得武昌古城宅地。
證 券 期貨
1、年內47家IPO獲受理
據最新數據顯示,年內已有47家IPO獲得受理,北交所以39家成為受理數量最多的板塊 。12月,僅北交所5家IPO獲得受理,但也是自6月份后年內受理家數最多的月份。
2、滬指縮量反彈收漲超1%
三大指數縮量收紅,均漲超1%。總體來看,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超3800只。截止收盤,滬指漲1.26%,收報3393.53點;深證成指漲1.27%,收報10671.43點;創業板指漲1.17%,收報2213.55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3萬億元,較昨日縮量2232億。
3、兩市融資余額減少59.91億元
截至12月23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561.4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5.55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9089.7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4.36億元;兩市合計18651.2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9.91億元。
4、上交所將著力推動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
上交所近日舉辦第二期“未來產業沙龍”系列座談交流活動。就相關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推動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引導耐心資本“長錢長投”;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推動“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政策落地見效,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通過產業并購加強整合,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證券時報)
5、24地證監局133張罰單劍指私募
今年四季度以來私募罰單密集,記者據證監會網站梳理,截至12月24日,已有24地證監局對95家私募機構及其相關負責人開出133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對私募機構多種違規行為采取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等監管措施。 (證券日報)
6、公募管理規模再創新高
我國公募管理規模再創新高,逼近32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近16%。股票型基金顯著增長,規模增長近六成。數據顯示,至今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資格的資產管理機構15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1.99萬億元,這一數據較去年末增長15.82%。
7、沖刺年末行情 頭部私募積極加倉
截至12月13日,百億級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7.37%,比12月6日提高1.13個百分點。倉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百億級私募占比高達92.37%,其中38.39%的百億級私募倉位超過八成,攻勢明顯。(上證報)
8、今年2126家A股公司斥資逾1600億元實施回購
2024年,在政策支持和市場環境的不斷優化下,A股市場回購規模持續擴大,回購金額屢創新高。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今年已有2126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回購,合計回購金額約1636.75億元。其中,406家公司已回購超過1億元,12家公司已回購超過10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等板塊的上市公司表現尤為亮眼,成為回購市場的主力軍。(證券日報)
9、今年已有20家A股公司謀求發行H股
2024年,受惠于內地龍頭企業的新股上市,港交所在全球IPO市場的排名有望從去年的第六升至第四。德勤中國預計,2024年港股市場新股募資總額將達到約876億港元,同比增長89%;2025年,港股市場將迎來約80只新股上市,募資總額有望達到1300億港元至1500億港元,有潛力重返全球新股市場前三。
10、四大行股價再創新高
24日,銀行股又一次刷屏,四大行A股盤中股價再創新高。Wind顯示,截至12月24日收盤,A股銀行板塊整體漲幅1.33%,42只銀行股全線飄紅。業內人士認為,四大行股價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其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點吸引了很多長期資金關注。盡管銀行板塊今年以來整體漲幅超40%,但42只銀行股仍全部處于“破凈”狀態。
11、2024年11月期貨公司總體經營情況
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國共有151家期貨公司,分布在29個轄區。2024年11月交易額62.18萬億元,交易量7.16億手,營業收入37.28億元,凈利潤8.92億元。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12-25明年財政政策重點任務敲定
· 2024-12-25財政做優“乘法” 更大規模政府債券靠前發力
· 2024-12-25國家發改委發文規范實施PPP新機制
· 2024-12-25財政政策靠前發力 2025年地方債蓄勢待發
· 2024-12-24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913億元
· 2024-12-2412月24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
· 2024-12-2412月24日行業要聞早餐
· 2024-12-24前三季度全國新辦涉稅個體工商戶721.6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