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數據
首鋼打造中厚板第四大戰略產品工作紀實
2025年04月18日09:16 來源:首鋼新聞中心
首鋼中厚板的故事,是一部鐫刻著熾熱鋼水與時代淬煉的壯麗史詩。自1987年起,從北京石景山腳下北中板軋機的轟鳴聲開始,到渤海灣畔首鋼京唐智能化生產線的崛起;從新中國工業的“鋼鐵脊梁”,到如今高端板材市場的“金字招牌”,首鋼中厚板憑借創新精神和信念堅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闊步前行。
前行 敢于蹚新路
鋼鐵行業的競爭,無聲卻激烈。2025年,首鋼集團黨委發出“全力把中厚板打造為第四大戰略產品”的號令,如重錘擊鐵,激起千層浪。面對行業的“紅海”,首鋼中厚板選擇以創新為舟,深入踐行“一引領兩融合”,推動技術創新成為第一競爭力,向“藍海”深處破浪而行。
以需求為舵,掌行業之舟。“閉門造車,遲早會被淘汰。”這句話深深烙印在首鋼中厚板銷售團隊的骨子里。他們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才能引領行業發展。從西北戈壁的風電場到南海之濱的鉆井平臺,從北歐寒帶的跨海大橋到中東沙漠的輸油管道,首鋼中厚板銷售團隊跑遍千山萬水,只為聽懂市場的“心跳”。
耐蝕高強成本低 | 首鋼這種不銹鋼復合板獲雙船級社認證
一次走訪中,某海上平臺用戶隨口提到“鋼板需耐鹽霧腐蝕”。首鋼中厚板研發團隊立即行動,連夜調整工藝。三個月后,首鋼的耐腐蝕海工鋼成功拿下挪威船級社認證,成為競標中的“殺手锏”。2025年,首鋼又精準捕捉新能源風口,推出超低溫韌性風電鋼,受到市場青睞。這些成績的背后,是首鋼中厚板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和快速響應。
見證突破 | 10萬m3→15萬m3,首鋼京唐高端容器鋼首秀!
技術攻關,專啃“硬骨頭”。鋼鐵的戰場,亦是技術的角力場。在國內某大型儲油罐項目中,用戶對15萬立方米原油儲罐用鋼的要求極高,其中鋼板厚度達41毫米,且性能均勻性誤差不超過5%。面對這塊“硬骨頭”,中厚板銷研產團隊迎難而上,連續72小時駐守產線,記錄上千組數據,最終通過優化合金配比與生產工藝,一舉攻克難題。截至2025年3月,首鋼已累計中標12臺15萬立方米原油儲罐,躋身國內高端原油儲罐鋼的第一梯隊。
在中厚板4300產線上,LP高強度鋼試制成功,動態軋制技術突破行業瓶頸;銅鋼及鎳基復合產品的創新應用,為高端裝備制造開辟了新路徑……“每一塊新品鋼板的誕生,都是一次對行業邊界的突破。”首鋼科學家、技術研究院京唐技術中心王彥鋒說。今年一季度,首鋼中厚板7類產品通過國際第三方認證,實現148毫米厚度保探傷水電鋼的新突破,完成移動罐車用高強容器鋼批量供貨……這些技術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更為首鋼中厚板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曾經,許多中國鋼鐵企業采用“借船出海”模式,按國際標準生產。首鋼中厚板堅持自主創新,更多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首鋼中厚板抗酸管線鋼出口阿布扎比
中東地區的油氣管道蜿蜒如龍,穿越炙熱的沙漠。這里的高溫和硫化氫腐蝕性極強,普通鋼材難以承受。首鋼的抗酸鋼憑借卓越的耐腐蝕性能,成為該項目的核心材料。用戶評價:“首鋼的鋼板,助力我們的管道壽命延長30%。”
國外某特大橋橫跨峽灣,冬季極寒環境下,普通鋼材易脆裂。首鋼研發的橋梁鋼不僅抗低溫沖擊,還具備優異的焊接性能。如今,這座大橋已成為當地地標,首鋼的鋼材在極光下熠熠生輝。
在全球化浪潮中,國際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首鋼國際業務經理稱,首鋼不僅要出口產品,還期望更多的中國標準獲得國際認可。目前,首鋼中厚板已與多國能源、基建等大企業合作,海外市場不斷拓展。
前行 必須走上坡路
對首鋼中厚板而言,突破傳統制造模式、邁向智能化與高質量,條條都是“難走的路”。但正是這些“難路”,成就了首鋼中厚板不斷向上的攀登。
數字化轉型,重構生產新模式。走進中厚板的智能集控中心,仿佛置身于科幻電影的場景之中。3D仿真技術實時呈現生產全景,20萬平方米的車間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數萬個數據采集點覆蓋全流程,遠程操控的智慧軋鋼生產線高效運轉。操作工通過電腦操作即可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數字化控溫、數字化預警等技術的應用更是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一季度,中厚板4300產線小時塊數提升3%;熱裝率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燃耗較上年降低1.7千克標準煤/噸;設備故障停機時間較去年降低8.15小時,創歷史最優。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顯著成效。
質量為本,千錘百煉鑄精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為了確保產品質量,中厚板事業部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堅持以用戶滿意為宗旨,以持續改進為手段,把“用戶的標準就是我們的標準”的質量理念貫穿于生產全過程,通過不斷優化質量管理流程,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管理,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為產品質量提供保障。通過對質量的嚴格把控,中厚板的產品贏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和信賴,在市場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一季度,中厚板責任廢次率下降11個百分點。
優化結構,保障高效交付。中厚板通過前瞻性分析提升月度計劃精準性與兌現率,聚焦產線提產提效,以作業率為核心指標,優化工藝、強化設備管理,拓展極限規格與高強鋼接單能力,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推行鋼板下線直發模式,減少中間環節,安排專業人員24小時駐守產線,快速響應異常問題,確保生產保供連續穩定。同步加快物流周轉,優化配送方案,實現產品高效直達用戶。一季度,整體、整單合同兌現率均穩步提升,以高效行動兌現用戶承諾。
前行 答案就在腳下
前行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中厚板銷研產團隊以“經營體”打造為抓手,創新構建“10+X”工作組,搭建起從需求洞察到產品交付的高效閉環體系,狠抓算賬經營、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實現了一季度經營生產的“開門紅”。
協同作戰,打造高效經營體。在中厚板,技術、生產、銷售不再是各個孤島。銷研產協同的工作群中,用戶需求、研發進度、生產排期實時聯動。某項目招標在即,技術團隊72小時連軸轉模擬零下50℃環境測試;生產車間開啟“戰時模式”,72小時交付首件樣品;銷售團隊攜數據手冊三赴用戶所在地,最終以綜合評分第一斬獲訂單。
“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而是一個體系的勝利。”技術中心張學峰感慨。一季度,銷研產團隊與14家科研院所展開深度技術對接,走訪102家行業頭部企業,逐漸形成“技術引領訂單、服務鞏固市場”的良性循環模式。
對標提升,一體化指標評價。中厚板團隊充分發揮銷研產協同優勢,構建了一套完善的一體化指標評價體系,聚焦效益、結構、質量、成本等關鍵維度。通過精準對標,深入挖掘用戶、市場和生產現場存在的問題與差距,并采用掛牌督辦機制推動問題解決。每季度進行全面系統對標,持續提升整體效益。團隊強化用戶端實物質量對標,針對典型產品和重點用戶的關注點,積極與行業先進企業進行對標。組建專業團隊,確保在收到用戶質量反饋后迅速響應,依循高效流程處理問題,從而大幅提升用戶滿意度。團隊圍繞燃料、動力等主要成本要素,與行業領先者進行對標分析,找出優化空間。大力開發高效低成本的新工藝,優化產品設計,顯著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服務升級,EVI模式的“中厚板實踐”。EVI(Early Vendor Involvement,先期介入)模式是首鋼服務創新的核心。中厚板通過實施EVI服務模式,組建專業項目服務團隊,為重點項目提供從產品研發、生產到售后的全方位服務,實現了項目建設與企業發展的互利共贏。在某海上風電項目中,中厚板團隊提前一年介入設計階段,協助用戶優化材料選型,將鋼板用量減少8%,為用戶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這種全方位的服務不僅贏得了用戶的贊譽,更為中厚板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用戶負責人評價道:“首鋼不僅是供應商,更是技術伙伴。”
京張高鐵特大橋亮了!1.4萬噸新一代橋梁鋼首次應用高鐵工程
聽說,首鋼京唐又為兩座大橋供了貨,其中一座還是世界之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首鋼中厚板堅定地以“高端品種+高端渠道”為雙輪驅動,全力打造國內第一陣營的戰略產品集群。在建造國內某特大橋時,首鋼供應的Q500qE橋梁鋼表現出色,以“零缺陷”順利通過抗震測試,為橋梁安全筑牢根基;在“華龍一號”核電站建設中,其自主研發的鋼板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中厚板事業部田士平表示:“我們堅持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第一競爭力,與行業共同探索更高質量的發展路徑。”
站在新起點,首鋼中厚板步履鏗鏘。前行,是傳承“敢闖敢干”的精神血脈;前行,是擁抱“數智化”的破局勇氣;前行,是踐行“制造強國”使命的如磐初心。正如渤海奔流不息,首鋼中厚板的腳步也永不停歇。答案,不在遠方,而在每一個首鋼人堅定的腳印里;榮耀,不在過往,而在每一次突破自我的淬火中。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5-04-18張宣科技具備高端合金材料全鏈條深化加工能力
· 2025-04-18包鋼股份軋鋼生產首次引入富氧燃燒技術
· 2025-04-18永鋼4月下旬建材折扣情況
· 2025-04-18柳鋼股份產品質量獲國際認可
· 2025-04-18本鋼物流管理中心直降物流成本2.08億
· 2025-04-18承德釩鈦含釩優特鋼出口量穩步增長
· 2025-04-18包鋼股份高強板實現西北市場精準突破
· 2025-04-17首鋼股份:一季度凈利潤3.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