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3月25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5年03月25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李強會見亞洲開發銀行行長神田真人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亞洲開發銀行行長神田真人。李強表示,近些年,受地緣政治動蕩、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復蘇緩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國家應加強團結協作,堅持多邊主義,努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打破阻礙貿易、投資、技術等流通的各種壁壘,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同時加強宏觀政策協調,深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不斷提升亞洲經濟的效率和韌性,更好抵御各類風險,攜手實現共同發展。中方將擔起大國的應有責任,以穩健的經濟增長、積極的開放合作為亞洲和世界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新華社)
2、日本3月工廠活動以一年最快速度下滑
周一公布的一項民間調查顯示,受生產和新訂單下降拖累,日本3月工廠活動以一年以來最快的速度下滑,這對經濟而言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曾經作為日本經濟亮點的服務業也失去了動力,商業活動五個月來首次出現萎縮。日本au Jibun銀行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的49.0降至48.3,創一年以來最低水平。該指數連續九個月低于50.0的榮枯分水嶺。
3、日本財務大臣:日本尚未克服通貨緊縮
日本財政大臣加藤勝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府只有在看不到經濟回落前景時,才能宣布戰勝通貨緊縮。在日本央行上周維持短期政策利率不變后不久,他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他并表示,日本正在經歷物價上漲,其他趨勢似乎是積極的。
4、歐元區企業活動達到七個月來最高水平
歐元區企業活動達到七個月來最高水平,在德國支出大幅增加之前制造業復蘇超過預期。S&P Global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小幅上升至50.4,進一步高于50的榮枯分界線。分析師之前的預測為50.7。上升主要歸因于德國,該國價值數千億歐元基礎設施和國防支出一攬子計劃勢將幫助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擺脫五年的停滯。但法國也有所改善,指數雖然維持在低于50的水平,但超出分析師預期。
5、美國制造業重陷萎縮區間
受關稅相關的材料價格上升影響,美國制造業本月重新陷入萎縮區間,而服務業前景惡化。標普全球發布3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初值報49.8。數字低于50表示萎縮。盡管部分由于需求增強,服務提供商的產出有所改善,但對未來一年前景的信心跌至2022年以來的次低水平。受新業務增長和天氣好轉助力服務業活動指數升至三個月高位的推動,3月綜合指數初值上漲3點至52.4。
6、模型顯示美國債務上限最早可能在7月中旬被突破
美國兩黨政策中心表示,周一發布的模型顯示,如果國會不采取行動,美國可能會在7月中旬至10月的某個時間突破債務上限。該機構還提到,雖然可能性很小,但如果今年的稅收收入低于預期,所謂的“X日”在6月初到來的可能升高。美國財政部尚未預測到X日會發生在哪一天,即聯邦政府無權行使支付職能。華爾街估計“X日”最早將在5月末到來(法國巴黎銀行預估),最晚可能出現在8月末或第三季度(美國銀行、巴克萊、道明證券等機構預測)。
7、特朗普擬對汽車制藥等行業征收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表示,將在近期宣布針對汽車、制藥等多個行業的新關稅措施,這意味著其即將實施的“對等關稅”之外還將疊加更多全面性關稅。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表示:“汽車關稅很快就會公布。眾所周知我們已經實施了鋼鐵和鋁關稅。”
8、特朗普稱或給很多國家提供關稅優惠但需“對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在白宮說,隨著4月2日“對等關稅”生效日臨近,他可能會給很多國家提供關稅優惠,但需要實現“對等”。特朗普說,歐盟已經同意將汽車關稅降至2.5%,跟美國一樣的水平。他還表示未來數日他將宣布涉及汽車、木材、芯片等產品的關稅。(新華社)
9、英尋求與美達成經濟協議避免“對等關稅”
英國首相斯塔默與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通電話,討論一項涉及兩國的經濟協議。英國《衛報》報道,英國首相的一名發言人24日證實,英國正與美國就一項經濟協議展開合作,并以雙方對經濟安全的共同承諾為基礎。英國政府尋求通過這項經濟協議,避免英國成為美國即將推動的“對等關稅”實施對象。
10、美將對購買委內瑞拉能源國家征收25%關稅
當地時間3月24日,委內瑞拉外交部發布公告稱,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對與委內瑞拉進行石油和天然氣貿易的國家征收25%的二級關稅。公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單方面加征關稅是一種新侵略行為,公然違反了《關貿總協定》等國際貿易規則。委內瑞拉將在國際機構采取一切適當行動,維護自己的權利,并譴責這一新的違反世界經濟秩序的行為。(央視新聞)
11、WTI原油周一收高1.2%
周一美國WTI原油上漲超1%,原因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征收25%的關稅,以及美國對伊朗出口實施新制裁。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83美分,漲幅為1.21%,收于每桶69.11美元。
12、現貨黃金跌0.3%
周一紐約尾盤,現貨黃金跌0.30%,報3013.17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跌0.13%,報3017.4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大致持平,報33.0275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0.18%,報33.545美元/盎司。COMEX銅期貨跌0.49%,報5.0885美元/磅,北京時間16:09曾漲至5.1845美元。
13、美股周一收高
美國總統特朗普擬部分推遲最初計劃于4月2日征收的部分關稅,但他在周一宣布將在近期出臺針對汽車、制藥等多個行業的新關稅措施,并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征收25%的關稅。道指漲597.97點,漲幅為1.42%,報42583.32點;納指漲404.54點,漲幅為2.27%,報18188.59點;標普500指數漲100.01點,漲幅為1.76%,報5767.57點。
14、2月特斯拉在歐市場份額創5年新低
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周一報告稱,今年2月份,特斯拉在歐盟25國、英國、挪威和瑞士市場的純電動車注冊量同比暴跌44%,2月銷量不足1.6萬輛,市場份額降至9.6%,創五年來同期新低。
15、大眾寶馬2月歐洲電動車銷量反超特斯拉
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2月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銷量已落后于傳統汽車巨頭大眾集團、寶馬集團以及中國競爭對手。該機構全球分析師費利佩·穆尼奧斯在報告中指出,馬斯克的政治立場、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暢銷車型Model Y現款退市等因素共同影響了銷量。
國 內 財 經
1、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5章37條,修訂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明確工作職責。 二是強化款項支付責任。三是完善監督管理和投訴處理措施。四是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對國有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款項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響的,以及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及其工作人員的打擊報復、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違法行為,補充完善了相關法律責任。(新華社)
2、央行最新調整!MLF政策屬性完全退出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中國人民銀行3月24日發布公告稱,自本月起中期借貸便利(MLF)將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業內專家指出,MLF操作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即美式招標),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據接近央行人士透露,此舉有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緩解凈息差壓力,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央行同時宣布,將在2025年3月25日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這意味著3月MLF操作將再次迎來凈投放,也將是2024年7月以來MLF首次凈投放。業內專家指出,此舉展現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3、財政部: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提到,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四是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三保”底線。
4、財政部公布2025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
財政部公布2025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856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國稅收收入36349億元,同比下降3.9%;非稅收入7507億元,同比增長1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499億元,同比下降5.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24357億元,同比增長2%。主要稅收收入項目中,印花稅849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238億元,同比增長58.9%。
5、財政部: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
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提到,2025年要加強財政科學管理。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制定關于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的意見,加強預算管理各項制度舉措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支出標準體系建設、財政承受能力評估、績效管理等工作。落實落細一攬子化債政策,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改革轉型,加大財會監督力度,提升財政治理效能。
6、財政部: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持,支持地方加快償還政府拖欠企業賬款
財政部發布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提到,2025年要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中央本級科技投入,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制造業領域重點研發計劃等保障,支持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補政策。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持,統籌用好化債支持政策,支持地方加快償還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緩解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堅決防止和糾正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
7、財政部:1—2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744億元
財政部數據顯示,1—2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381億元,同比下降10.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7.1%;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573億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744億元,同比下降15.7%。
8、銀行密集“松綁”消費貸
繼金融監管總局、央行密集發文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拓寬消費貸年限、提高消費貸額度后,據記者了解,近期多家銀行密集跟進政策舉措,推出相應消費貸產品,其中,部分產品貸款額度由20萬元提升至30萬元、線下提款最高可達5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達到了7年。
9、202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幣業務工作會議召開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近日召開202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幣業務工作會議,回顧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業務工作,分析當前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面臨的形勢,并就下一階段工作作出部署。會議強調,對標高水平開放,發揮自由貿易賬戶金融試驗田功能。為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服務上海自貿區探索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今年將在總行指導下,探索基于自由貿易賬戶的離岸貿易跨境收支管理創新,優化升級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各家銀行要積極支持并做好相關政策宣傳和落地實施。
10、廣東:前兩個月實際使用外資233.1億元
3月24日,廣東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情況媒體通氣會舉行。會議透露,今年1月至2月,廣東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84家,同比增長16.8%;廣東省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3.1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大灣區內地九市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5.5億元,同比增長6.9%,占廣東省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92.4%。(上證報)
11、今年前兩月土地市場回暖,“土地財政”正轉型
隨著穩樓市系列政策落地,今年以來土地市場有趨穩跡象,地方政府也預計今年賣地收入能止跌回穩。不過,受近些年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地方賣地收入出現明顯下滑,房地產相關稅收也出現減收,“土地財政”轉型悄然展開,部分地方已經采取大力盤活存量資產資源、增加國資上繳收益、加大舉債等來應對。
證 券 期貨
1、收評:滬指尾盤震蕩翻紅
指數午后探底回升,三大股指尾盤集體翻紅。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下跌個股超3800只。 截至收盤,滬指漲0.15%,收報3370.03點;深證成指漲0.07%,收報10695.49點;創業板指漲0.01%,收報2152.55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4507億,較上周五縮量1001億。
2、A股下探回升 業績影響漸強
3月24日,A股市場出現下探回升行情,在尾盤拉升的情況下,三大指數全線上漲,上漲股票數超1400只,逾50只股票漲停,有業績支撐的有色金屬、家用電器、銀行板塊領漲,成交額超過1.4萬億元。近期,A股市場連續震蕩,資金情緒謹慎,權重股走勢強于題材股,有業績支撐的板塊和個股走勢稍強,市場對業績的關注逐漸增加。機構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從前期的估值驅動向基本面定價回歸,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的趨勢并未改變,指數調整幅度或有限,仍看好權益市場。(中證報)
3、兩市融資余額減少139.58億元
截至3月21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716.5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2.7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9488.5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86.88億元;兩市合計19205.1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39.58億元。
4、公募基金年內新發產品規模超2200億元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新發產品規模已突破2200億元,總體呈現大體量基金數量增加、發行節奏加快、權益類產品占比提升等特點。這些積極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的修復與投資者信心的增強,也為基金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公司可通過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加強風險控制等措施,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需求。(證券日報)
5、今年以來近百只基金提前結募
3月24日,大成基金發布公告稱,大成元鴻錦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于3月12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期為3月12日至3月27日。根據相關文件約定,公司決定提前結束該基金募集,認購截止日提前至3月26日,3月27日起不再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以公告日期計算,今年以來,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達98只,延長募集期的基金僅有19只。去年同期,延長募集期的基金有36只。在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中,權益基金占據大半壁江山。
6、美股遭創紀錄減持 資金涌向歐洲與中國市場
近期,全球資金流向出現巨大變化:一方面,美股遭遇創紀錄減持;另一方面,歐洲和中國股市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數據顯示,3月機構投資者正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從美國股市撤資。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對歐元區股票的配置比例達到3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美銀證券近日發布的亞洲基金經理調查報告,從資產配置偏好來看,中國市場躍升至亞洲第二,50%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建倉中國資產。(上證報)
7、大商所:全力推動純苯期貨與期權上市
在能化品種交割業務工作會議上,大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圍繞能化品種板塊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全力推動純苯期貨與期權上市,加強儲備品種布局研發;二是逐步擴大PP、PE交割區域,優化地區升貼水和品牌溢價,推進集團化交割、推廣協議交收;三是探索境外交收等,有序推進LPG品種國際化和塑料定價中心建設。據統計,2024年大商所6個能化品種日均持倉306萬手,持倉規模近三年增長60%;共完成貨物交割219.6萬噸,較2023年增加30.3%。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5-03-25銀行密集“松綁”消費貸
· 2025-03-243月24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5-03-24央行:3月25日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
· 2025-03-24財政部公布2025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
· 2025-03-24財政部:2025年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 2025-03-24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3460億元
· 2025-03-243月24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
· 2025-03-243月24日行業要聞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