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2月19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5年02月19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央行: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14萬億元
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1月份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報顯示,截至2025年1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14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6%。從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02萬億元、占比48.8%,同業存單1.07萬億元、占比25.8%,政策性金融債0.86萬億元、占比20.8%。
2、中國、日本12月均減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12月份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590億美元,環比減少100億美元。日本12月份美國國債持有量為1.060萬億美元,環比減少27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連續第二周縮減國庫券發行規模
美國財政部周二連續第二周削減了部分基準國庫券招標規模,尋求在法定債務上限之下保留舉債能力。財政部表示,計劃周四發行850億美元的4周期國庫券,比上一次的同期限國庫券發行規模減少了50億美元。財政部還宣布將于周四發行800億美元的8周期國庫券,規模也減少了50億美元。周三例行的17周期國庫券招標規模下調至600億美元,減少了20億美元。
3、美國務卿:結束烏克蘭沖突必須被所有相關方接受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向外界表示,此次會談是結束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會談整體是“好的”。魯比奧表示,歐盟需要在某個階段參與進來,沒有人被“排除在外”,結束烏克蘭沖突必須被所有相關方接受,包括烏克蘭、歐洲和俄羅斯。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透露,美方在下周將繼續與盟友就烏克蘭問題進行溝通,而歐洲應當支持為結束烏克蘭危機所做出的努力,并在“合適的時候”參與到相關談判中。
4、美國務卿與歐洲多國外長通話 各方同意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沖突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國務院發布聲明表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日早些時候在沙特利雅得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會談,隨后與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的外長以及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進行了交談。魯比奧向各國外長通報了此次會晤的情況,各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沖突。(央視新聞)
5、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歐美裂痕加深
美俄之間近來就烏克蘭問題的互動增強,以及此前慕安會上美國副總統萬斯所發表的針對歐洲的尖銳批評,都令歐洲對跨大西洋關系產生擔憂。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歐洲多國領導人2月17日在巴黎舉行的緊急會議,被視為歐洲對美國的“回擊”,未來美歐關系裂痕或將進一步擴大。(CCTV國際時訊)
6、德國2月份投資者信心指數好于預期
德國經濟研究機構ZEW周二數據顯示,德國2月投資者信心改善程度好于預期,經濟景氣指數從1月的10.3升至26.0。路透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計該指數錄得20.0。
7、韓國計劃提供創紀錄的2490億美元貿易政策融資
韓國代理總統崔相穆周二表示,政府計劃推出創紀錄的360萬億韓元(約合2,493億美元)的貿易政策融資,以幫助面臨美國關稅政策日益加劇的不利影響的出口商。
8、越南批準數十年來力度最大政府改革計劃
越南國會正式批準了一項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政府改革計劃,此舉將削減數萬個工作崗位,并從根本上精簡臃腫的政府機構,以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估計10萬名公務員將受到影響,政府的目標是將部門、政府機構和勞務人員的規模縮減約20%。
9、新加坡總理:預計全球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將加大
新加坡總理:今天,新加坡面臨著一場新的全球競爭。冷戰已導致一個充滿經濟和貿易壁壘的分裂世界。預計全球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將加大。我們可以預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遏制嘗試,這些嘗試不可避免地會牽連到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其他國家。作為一個小型經濟體,新加坡將感受到影響。
10、新加坡總理:預計2025年經濟前景將更加溫和
新加坡總理:我們預計2025年經濟前景將更加溫和,增長率預計在1%至3%之間。預算旨在應對成本壓力,終身為勞動者提供技能培訓,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預計今年通脹將進一步減緩,但價格仍然高企。
11、巴西央行下調該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
巴西中央銀行當地時間2月17日發布的《焦點報告》顯示,巴西央行將該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由2.03%下調至2.01%,通脹率預期由5.58%上調至5.60%,這是巴西央行連續第18周上調通脹率預期。
12、紐約聯儲調查:美國2月制造業成本創兩年來最大升幅
紐約聯儲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制造商成本以兩年來最快速度攀升,特朗普對進口產品征收新關稅可能會增加價格壓力。紐約聯儲周二發布的制造業調查報告顯示,支付和接收價格指標均連續第二個月走高,其中支付價格指標上升11點至40.2,創近兩年來最高水平。
13、美國住宅建筑商信心跌至五個月低點
2月份美國住宅建筑商的信心降至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任之前以來的最低水平,抵押貸款利率高企和對關稅的擔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商最初對新一屆政府的樂觀情緒。全美住宅建筑商協會(NAHB)和富國銀行的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數下降5個點,降至42,為去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這個數字低于接受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
14、七國集團考慮收緊俄羅斯石油價格上限以限制其石油收入
七國集團(G-7)正在考慮集體收緊或調整對俄羅斯石油設置的價格上限,以減少俄羅斯的收入。一份聲明草案顯示,G-7國家可能要求其財長集體重新設定俄羅斯原油價格上限。目前設定的價格上限為每桶60美元。此舉將是限制俄羅斯石油收入,以“激勵其通過談判達成有意義的和平”所做努力的一部分。目前尚不清楚G7國家對當前文件的支持程度。隨著外交官們繼續就文本進行磋商,文件可能會被修改。
15、特朗普:汽車關稅可能在25%左右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們將宣布與芯片、汽車(生產)相關的大企業將回到美國,汽車制造廠將在美國建立。汽車關稅稅率將約為25%。
16、美股周二小幅上揚
標普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密切關注全球貿易與通脹等因素。道指漲10.26點,漲幅為0.02%,報44556.34點;納指漲14.49點,漲幅為0.07%,報20041.26點;標普500指數漲14.95點,漲幅為0.24%,報6129.58點。
17、美國WTI原油周二收高
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石油管道泵站的消息推動油價走高,但原油供應增加的前景抑制了價格漲勢。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收漲1.11美元,漲幅為1.57%,收于每桶71.85美元。歐洲洲際交易所4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漲0.62美元,漲幅為0.82%,收于每桶75.84美元。
18、紐約期金漲約1.7%
周二紐約尾盤,現貨黃金上漲1.29%,報2934.04美元/盎司,日內交投區間為2892.14-2936.99美元。COMEX黃金期貨上漲1.77%,報2952.1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漲1.67%,報32.876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1.75%,報33.430美元/盎司。COMEX銅期貨跌0.25%,報4.5820美元/磅。
國 內 財 經
1、潘功勝: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應邀出席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沙特聯合主辦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研討會,并作主旨發言。潘功勝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了全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特別是去年9月下旬以來,中國政府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會信心,經濟明顯回升。下一步,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化宏觀經濟政策的逆周期調節,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2、國家外匯管理局:1月銀行結匯13040億元人民幣,售匯16288億元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5年1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月,銀行結匯13040億元人民幣,售匯16288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2025年1月,銀行結匯1815億美元,售匯2268億美元。2025年1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43707億元人民幣,對外付款45613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2025年1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6084億美元,對外付款6350億美元。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保持穩定有序,未來有基礎、有條件繼續平穩運行。
3、央行“縮表”引熱議,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不改
近期,央行資產負債表“縮表”引發市場關注。2月18日,記者注意到,根據人民銀行披露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截至2024年末,我國央行總資產、總負債達44.05萬億元,較2023年末大幅收縮1.64萬億元,全年“縮表”規模為近年來新高。不過,分析人士對此解讀稱,央行縮表原因主要為2024年的兩次降準及部分不入表的創新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縮表”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收緊,人民銀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北京商報)
4、央行主管金融時報: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持續豐富
央行主管金融時報發文稱,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設置了5個專欄,其中4個專欄與貨幣政策工具有關。在業內專家看來,此次系列專欄的設置,既是對央行主要貨幣政策工具的科普,也反映了央行的一些調控思路與做法。“這表明貨幣政策工具箱一直在不斷發展演變,對央行貨幣政策工具要動態觀察。不同情形下,央行會有不同的工具應對,甚至是創新實施一些新的工具。而且危機應對期間和常規時期的工具運用也會有所不同。”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總體來說,整個工具體系會朝著更適應宏觀調控需要和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完善。
5、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力推動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通過各種渠道已收集民營企業反映的問題訴求2266項,辦結1097項,接下來,將與有關方面一道繼續下大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已提請全國人大審議,我們將抓緊做好出臺實施的相關準備。同時,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積極參與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央視新聞)
6、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三個信號
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有力提升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給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三里河認為,可從三個維度觀察。其一,態度鮮明,支持一以貫之。其二,政策發力,解決難點堵點。其三,強調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新網)
7、央行逆回購操作對沖大額MLF到期
2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以1.5%的固定利率開展4892億元逆回購操作,對沖當日5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帶來的流動性回籠壓力,確保銀行體系資金充裕。年初以來,銀行融出資金大幅下降,而貨幣基金與理財產品維持穩定的資金融出,導致市場資金結構出現新特點。業內人士表示,在政府債發行、稅期及MLF到期等多重擾動因素的作用下,資金面或將維持“緊平衡”狀態,但潛在的買斷式回購投放或為流動性提供一定支撐。(上證報)
8、住建部:加快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建設工作
住建部18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推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輪候庫建設工作現場會。會議指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加快推進輪候庫建設,加大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充分發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對惠民生、促轉型、穩經濟的重要作用。會議要求,各地要積極擔當作為,把輪候庫建設工作抓實抓好,切實推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設落地見效。 (中國建設報)
9、多家頭部船公司也紛紛發布漲價函
近期,多家頭部船公司宣布3月份集裝箱運價上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多家頭部船公司也紛紛發布漲價函,比如,馬士基承運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線,2月下旬40英尺集裝箱報價為2291美元,而3月6日報價就上漲至4000美元。(央視財經)
10、天津港1月集裝箱吞吐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從天津港集團獲悉,2025年1月份,天津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8.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3%,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8.3%。
11、機構:新房成交規模已回升至春節前水平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重點44城2025年2月5日-16日新房總成交規模達到了267萬平方米,較2025年春節前日均微增1%。分能級來看,三四線已顯著好于節前水平,2025年2月5日-16日成交日均較春節前日均增長57%。二手市場成交與節前仍有差距,但市場熱度已好于去年同期(農歷初八至初十九)。克而瑞預期,2月一二手房成交同比預期保持正增長,一線市場韌性猶存,市場熱度主要取決于推盤規模和樓盤素質。
12、多家房企宣布發債計劃
2月18日,綠城中國公告稱,擬額外發行一筆將于2028年到期的8.45%的美元優先票據,該新票據和將于2025年2月24日發行的2028年到期的3.5億美元8.45%的優先票據構成同一系列票據。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上次房企發行美元債是在去年7月,去年8月至今年1月都沒有房企發行美元債。從綠城擬發行美元債來看,標志著房企美元債發行近期開始啟動了。此外,2月17日,建發房地產發布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擬發行不超10億元中期票據。(證券時報)
13、北京首批土儲專項債發行規模超100億元
2月18日,北京發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債券,包括101億元一般債券和462.9億元專項債券,均為新增債券。其中,462.9億元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儲備、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這意味著,2月18日,北京打響重啟土儲專項債發行的第一槍。
證 券 期貨
1、創指收跌近2% 兩市超4600股下跌
指數集體調整,滬指收跌近1%,創指跌近2%。總體來看,個股呈普跌態勢,下跌個股超4600只。截止收盤,滬指跌0.93%,收報3324.49點;深證成指跌1.61%,收報10617.26點;創業板指跌1.98%,收報2182.57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7991億元,較昨日縮量1424億。
2、兩市融資余額增加161.3億元
截至2月17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491.5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78.06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9050.1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83.24億元;兩市合計18541.7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61.3億元。
3、A股震蕩調整 紅利資產接棒上漲
2月18日,A股市場整體沖高回落,人工智能等前期領漲板塊出現明顯調整,部分短線熱門股觸及跌停。紅利資產接棒走強,銀行股表現出色,“工農中建”四大行股價盤中齊創歷史新高。(上證報)
4、增量資金馳援 科創綜指ETF火熱發行
科創類資產迎來增量資金。2月17日,13只科創綜指ETF齊發行,其中建信科創綜指ETF一日售罄,宣布進行比例配售。后續將有更多科創綜指ETF啟動發行。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綜指ETF的發行,為投資者布局科創板提供新的工具,助力資金向硬科技領域聚集。(上證報)
5、百億股票私募信心增強 倉位指數創年內新高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股票私募最新倉位指數為73.75%,較前一周略有下降,較去年底基本持平。整體來看,2025年以來,股票私募倉位指數波動非常小,基本維持小幅波動,表明私募整體更傾向于維持現有倉位不變。不過,百億私募則積極加倉,倉位創年內新高。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百億股票私募最新倉位指數為76.35%,創年內新高。
6、上期所:調整天然橡膠期貨等品種相關合約交易手續費
上期所公告稱,經研究決定,自2025年2月20日交易(即2月19日晚夜盤)起:天然橡膠期貨RU2505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9元/手。丁二烯橡膠期貨BR2503、BR2504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零點六。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5-02-19央行逆回購操作對沖大額MLF到期
· 2025-02-182月18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5-02-18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實現凈回籠438億元
· 2025-02-182月18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
· 2025-02-182月18日行業要聞早餐
· 2025-02-172月17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5-02-17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385億元
· 2025-02-172月17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