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數據

2024 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技術要聞與產業要聞正式發布

2025年01月01日20:53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世界金屬導報》通過篩選、組織網絡投票和行業知名專家嚴格評選,最終確定了“2024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技術要聞”

作為國內鋼鐵行業最具權威性的專業媒體,《世界金屬導報》通過篩選、組織網絡投票和行業知名專家嚴格評選,最終確定了“2024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技術要聞”,內容涵蓋鋼鐵生產主流程工序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便于讀者全面了解鋼鐵行業重大技術研發動向。

“2024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產業要聞”

《世界金屬導報》作為國內鋼鐵行業最具權威性的專業媒體,通過網絡征集、自主推薦、報社初選、行業知名專家評選,最終確定了“2024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產業要聞”,內容涵蓋鋼鐵行業供需趨勢、低碳進展、標準制定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以期把握行業脈絡,洞悉未來發展。

1 中國寶武完成西芒杜鐵礦項目股權交割

2024年6月19日,中國寶武與西芒杜贏聯盟正式完成全球最大未開發鐵礦——西芒杜鐵礦項目的股權交割,并完成首筆出資。

西芒杜鐵礦位于西非幾內亞,為世界級的大型優質露天赤鐵礦。擁有符合澳洲聯合礦石儲量委員會(JORC)標準的控制和推斷鐵礦石儲量達24億噸,預計總資源量接近50億噸,項目整體礦石品位介于66%-67%,位居世界前列。西芒杜鐵礦作為幾內亞國家戰略項目和中幾合作重要項目,建成投產后具有年產1.2億噸高品質鐵礦石產能,其成功開發將對促進幾內亞經濟與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并為中國乃至全球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低碳選擇。

目前,西芒杜項目礦山、鐵路、港口工程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實現項目按時投產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中國寶武將加強與各股東方及項目建設承包商、運營商等相關方全面合作,致力于將西芒杜項目打造成為中幾合作的“典范項目”。

點評:中國寶武將開發西芒杜鐵礦項目作為勇當新型低碳冶金現代產業鏈鏈長的重要舉措。本次股權交割,不僅標志著中國寶武正式成為西芒杜項目的股東,也標志著西芒杜項目進入合作開發新階段,中國在全球鐵礦資源開發,打造鋼鐵最可靠、最綠色、最安全的原料供應鏈方面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2 ISO首個鋼鐵綠色低碳標準由中國牽頭成功立項

2024年1月25日,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牽頭提出的ISO TR 25088《鋼鐵企業低碳技術應用指南》在ISO/TC 17/SC21“鋼”技術委員會“鋼鐵行業環境相關氣候變化”分技術委員會成功立項。ISO TR 25088自提出便得到了分技術委員會成員的高度關注,獲得了來自阿根廷、奧地利、法國、比利時、日本、韓國、荷蘭、挪威、波蘭、瑞典等國家專家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

ISO TR 25088旨在研究全球鋼鐵企業低碳發展需求和中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實踐,通過對鋼鐵工業低碳技術進行梳理,從工藝變革、流程優化、資源循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方面提出具體技術應用指導,對于提高全球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已經成立了《鋼鐵企業低碳技術應用指南》標準研制工作組,負責該國際標準的具體研制工作,該工作組是中國鋼鐵行業在綠色低碳領域開拓的第一個具體國際標準研制工作組。

點評:ISO TR 25088《鋼鐵企業低碳技術應用指南》國際標準的成功立項,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參與綠色低碳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下一步,我國將通過與全球鋼鐵生產技術強國的合作,以及國際優秀企業間的交流,不斷提高全球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水平。

3 東盟和印度引領全球粗鋼產能增長

2024年6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3年底,全球粗鋼產能為24.32億噸,較2018年增長2.3%。

到2026年,亞洲粗鋼產能預計將達到17.057億噸,其中進行中的新增產能為3140萬噸,計劃中的產能為5560萬噸,合計新增產能8700萬噸,其中東盟和印度將占亞洲新增鋼鐵產能的88.9%??紤]進行中和計劃中的產能,到2026年,東盟粗鋼產能預計將達到1.168億噸,比2023年增長40.9%,其中進行中的新增產能為2180萬噸,計劃中的新增產能為1210萬噸,合計增加3390萬噸;印度粗鋼產能預計將達到1.803億噸,比2023年增長31.7%,其中進行中的新增產能為570萬噸,計劃中的新增產能為3770萬噸,合計增加4340萬噸。

在亞洲,采用轉爐煉鋼工藝的產能占新增產能的74%,主要集中在東盟和印度,電弧爐產能占比為21.5%。相比之下,其他地區的投資主要是電弧爐生產路線。

點評:當前,全球鋼鐵市場景氣度降低,但是相比全球其他地區,東盟各國和印度的經濟仍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基礎設施、制造業等的高速增長拉動鋼材需求不斷增加,也吸引了國內外投資者在該地區投資建廠。但目前來看,需求的增長幅度低于國內鋼材產量的增長幅度,不排除未來產能過剩的風險。

4 COP29就“碳信用”標準達成共識

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巴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首次就《巴黎協定》6.4條機制下的“碳信用”標準及其動態更新機制達成共識。

《巴黎協定》6.4條涉及的是全球碳市場機制,它允許碳排放較多的國家通過向碳排放較少的國家購買減排項目的信用額度,即碳信用,來實現其氣候目標,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的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這一機制旨在通過國際合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支持可持續發展。通過有效匹配買賣雙方,6.4條國際碳市場每年可以減少實施國家自主貢獻(NDCs)的成本高達2500億美元。

這一進展被認為是“允許各國通過碳交易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一步”。隨著會議于11月22日結束,突破性標準的最終采用仍在進行中。碳信用標準將為全球碳市場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技術基礎和規則依據,這將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工具,將資源引導到發展中國家。

點評:全球首個碳信用標準將更好地執行《巴黎協定》第6.4條,該條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有助于緩解溫室氣體排放和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對于全球而言,COP29 批準 6.4 條標志著全球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達成了進一步的合作共識,為全球碳市場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5 中國版“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標準發布

2024年10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編制的“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依托國內約3.5億噸粗鋼產能排放的大規模數據支持,成為迄今為止全球同類標準中數據最詳盡、信息最豐富的范本之一,是中國鋼鐵業應對國際貿易政策、實現鋼鐵可持續發展及低碳轉型、滿足社會綠色產品供應需求的重要實踐。

該標準基于滿足國家雙碳戰略和《巴黎協定》的目標要求,遵循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論,認可不同減碳工藝的脫碳貢獻,并鼓勵多種減碳技術的協同發展,設定固定的核算邊界以確保數據可比性,可以實現粗鋼或熱軋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及溫室氣體排放等級(碳效等級)評價。

除了中國以外,德國、印度等國也在2024年先后發布了相關標準。德國鋼鐵聯合會于2024年4月22日發布《低排放鋼鐵標準》,印度鋼鐵部于2024年12月12日公布印度綠色鋼鐵分類標準,旨在加快推動鋼鐵行業低碳轉型。

點評:“低碳排放鋼評價方法”標準作為集中國鋼鐵行業智慧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是中國鋼鐵業對于減排承諾的具體體現,更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堅定追求。該標準將成為鏈接低碳鋼鐵與下游行業綠色貿易的重要載體,助力鋼鐵及上下游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低碳轉型發展。

6 世界鋼協預計全球鋼鐵需求連續三年下降

2024年10月14日,世界鋼鐵協會發布最新版短期(2024-2025年)鋼鐵需求預測報告。報告認為,2024年,全球制造業面臨著多重困境,如家庭購買力下降、大幅的貨幣緊縮、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以及住房建設持續疲軟等。這些因素導致鋼鐵需求低迷,預計2024年全球鋼鐵需求將進一步下降0.9%至17.51億噸,連續三年下降;報告謹慎樂觀地預計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反彈1.2%,達到17.72億噸。

考慮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報告預計中國鋼鐵需求在2024年下降3.0%至8.69億噸,2025年進一步下降1.0%至8.60億噸,但是也有可能受政策影響獲得提振。對于發達經濟體的鋼鐵需求,報告預計2024年將下降2.0%至3.52億噸,但是2025年將增長1.9%至3.59億噸,這將取決于歐盟的鋼鐵需求回升以及美國和日本的溫和復蘇程度。但是受印度經濟強勁增長和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反彈的推動,預計發展中國家(中國除外)的鋼鐵需求將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增長3.5%和4.2%。繼2022年至2023年大幅放緩后,世界其他新興經濟體(如中東和北非地區以及東盟地區)的鋼鐵需求預計將在2024年出現反彈。

點評:世界鋼鐵協會發布鋼鐵需求預測報告,對2024年和202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主要產鋼國的鋼鐵需求作出判斷。盡管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鋼鐵需求自2022年以來連續第三年下降,但其謹慎樂觀地預測了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反彈的趨勢,這將對全球鋼鐵企業了解鋼鐵需求發展趨勢、優化產能布局、調整產品結構、實施產業鏈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7 中國6.6億噸鋼鐵產能納入能效標桿培育行動

2024年12月3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節能環保工作委員會上公布了59家第三批“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培育企業名單。加上前兩批58家培育企業后,三批申報“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培育企業共有117家,涉及鋼鐵產能約6.6億噸。

中鋼協于2022年12月發布“鋼鐵行業能效標桿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年)”,正式啟動極致能效工程。按照“抓基礎、謀突破、樹標桿、搭平臺、建標準、創機制、重自律、強監管”的24字方針,以“三清單、兩標準、一體系”為主線,依托“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培育,有序推動鋼鐵行業重點工序能效達到標桿水平。

“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中鋼協通過制定實施能效標桿三年行動方案、培育“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推動成熟先進節能技術快速應用以及加強政策引導和標準制定等多方面的努力,有力促進我國鋼鐵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推動鋼鐵行業能效提升和綠色發展。

點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啟動的“鋼鐵行業能效標桿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強化系統觀念,突出標準引領作用,發揮標桿示范作用,深挖技術改造潛力,推進綜合施策,有力推動了中國鋼鐵企業加快節能降碳步伐,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8 英國政府制定鋼鐵戰略重塑本國鋼鐵業

2024年12月底,在英國鋼鐵工業議會峰會上,英國商務大臣喬納森·雷諾茲指出將出臺鋼鐵戰略,旨在采取強硬務實的方法,重塑英國鋼鐵行業,聚焦投資、貿易、脫碳、降低成本、更多采購國產鋼材等方面。

2024年9月,塔塔鋼鐵公司與英國政府正式簽署協議,涉及總費用12.5億英鎊,用于塔塔鋼鐵英國公司從BF-BOF煉鋼向DRI-EAF鋼鐵生產路線的低碳轉型,英國政府將提供大約5億英鎊的公共資金,而塔塔鋼鐵在印度的母公司將在未來幾年內投入7.5億英鎊的資本支出。

為支持英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英國政府制定了一項總金額約為25億英鎊的更廣泛的計劃,此次塔塔鋼鐵獲得的資金支持也是這一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

此外,據英國政府官網2024年10月30日發布的消息,英國將于2027年1月1日引入CBAM,成為全球第二個宣布采取碳關稅制度的經濟體。英國“碳關稅”將初步覆蓋五大類商品,即鋼鐵、鋁、水泥、化肥和氫。

點評:根據英國工業聯合會報告,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集、綠色制造等在內的綠色經濟已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鋼鐵工業的低碳轉型已是箭在弦上。為了確保這類重大投資帶來回報,英國政府還需要提供合適的商業環境。英國政府即將出臺的鋼鐵戰略或將成為決定英國鋼鐵行業未來的轉折點。

9 美國能源部資金支持能源密集行業脫碳

2024年3月25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為33個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脫碳項目提供高達6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鋼鐵領域確定的項目有六個,資金額達到15億美元,預計每年可減少2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這六個項目如下:

瑞典鋼鐵公司(SSAB)的計劃在密西西比州建造世界上第一個使用HYBRIT技術的商業規模設施,使用綠氫代替化石燃料生產無化石鐵,項目將獲得5億美元資金支持。

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將其位于俄亥俄州的米德爾敦廠從高爐改造為一座年產250萬噸的氫基直接還原爐和兩座120兆瓦電熔爐,該項目也有望獲得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此外,公司還在尋求額外的7500萬美元資金支持,以將其位于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廠的兩座現有采用天然氣的板坯加熱爐用四座電感應加熱爐替代,以生產電工鋼。

淡水河谷美國公司將獲得2.829億美元資金支持,用于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建設第一家低排放的冷固結鐵礦石團塊廠,替代傳統鐵礦石球團。

美國鑄鐵管公司將獲得75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用于將其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工廠的沖天爐替換為四臺感應爐,從而減少焦炭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美國管道和鑄造公司將獲得755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用于建設電熔爐,這將消除其在阿拉巴馬州貝塞默的生產設施對天然氣和焦炭的需求。

點評:鋼鐵行業降碳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創新性低碳鋼鐵生產技術的研發難度大,研發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大,且研發周期長。美國能源部為33個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脫碳項目提供資金,反映了政府層面對脫碳技術的支持,對面向未來的關鍵技術的布局。除美國外,歐盟、日本,韓國等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促進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

10 韓國開展多行業超大型碳捕集與利用項目

2024年10月,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MSIT)正式公布了名為“碳捕集與利用超大型項目(CCU Mega Project)”的選址招募結果。后期,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將對研發任務進行補充和修改,并開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從2026年起正式啟動該項目。碳捕集與利用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戰略工具,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到2070年采用該技術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將占全球減排量的15%。

根據項目要求,位于慶尚北道浦項市的浦項鋼鐵廠(鋼鐵行業)、位于全羅南道麗水的GS Caltex第二工廠(煉油化工行業)、位于忠清南道瑞山的韓華道達爾能源(石化行業)、位于江原道三陟的韓羅水泥、三票水泥和東西電力公司(水泥和電力行業)以及位于忠清南道保寧的韓國中央電力公司(電力行業)被正式確定為“碳捕集與利用超大型項目”的選址。

另據韓國溫室氣體信息中心統計,2023年韓國鋼鐵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1.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作為鋼鐵城市的浦項,計劃在浦項鋼鐵廠等示范點展示創新型技術,將煉鐵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用于生產低碳甲醇(船舶環保燃料)和合成氣。此外,煉油化工企業計劃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生產基本化學品和多元醇,而石化企業將對二氧化碳進行氫化處理,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和環保石腦油。

點評:韓國的產業結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的制造業為主,為了確??沙掷m發展,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技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二氧化碳捕集與利用一直是在實驗室規模上進行開發和示范的,而該項目的目標是通過與二氧化碳排放行業聯合,推動大規模研發示范,開創該技術的成功商業化案例,從二氧化碳供應到產品利用提供示范。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