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11月19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4年11月19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中國、日本8月減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720億美元,環比減少30億美元。日本9月份美國國債持有量為1.123萬億美元,環比減少60億美元。
2、二十國集團宣布啟動“抗擊饑餓與貧困全球聯盟”
巴西總統盧拉18日在里約熱內盧宣布,二十國集團正式啟動“抗擊饑餓與貧困全球聯盟”。盧拉是在當天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開幕式期間宣布啟動上述機制的。他在致辭中表示,抗擊饑餓與貧困是當今世界重要議題,上述聯盟成立是建設更加繁榮社會與和平世界的必要條件,符合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助于各國就饑餓與貧困等議題共商建議、制定政策與籌措資金。(新華社)
3、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創紀錄新高
美國財政部周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從8月的8.5034萬億美元升至9月的8.6729萬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連續第五個月上升。這顯示出對美國國債需求依然強勁的信號。
4、德國央行副行長:貿易保護主義危害經濟增長
德國央行德意志聯邦銀行副行長毛德勒(Sabine Mauderer)當地時間11月18日在參加法蘭克福歐元金融周“中國日”分論壇活動時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會影響經濟增長,尤其是當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之時,保護主義政策對經濟的傷害更大。當前德中兩國都在努力為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5、9月歐元區國際貨物貿易順差125億歐元
歐盟統計局當地時間18日發布的歐元區收支平衡的初步估計顯示,今年9月歐元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品貿易順差為125億歐元。而2023年9月這一數據為98億歐元。數據顯示,2024年9月歐元區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品出口額為2378億歐元,同比增長 0.6%。而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額為2253億歐元,同比下降0.6%。
6、調查顯示德國經濟今年將再次萎縮
參與調查的分析師預計,2024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0.1%,2023年經濟萎縮了0.3%。就在一個月前,他們還預計德國經濟今年將陷入停滯。對于2025年,他們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0.8%下調至0.7%。分析師預計2026年經濟增長1.3%,與上一輪調查的預期一致。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再次避免了技術性衰退,第三季度增長0.2%出乎意料。不過,在此之前,第二季度經濟萎縮0.3%,高于初值。有關季度經濟驅動因素的更多細節將于周五發布。
7、巴西分析師上調2025年的利率和通脹預測
在央行行長警告貨幣緊縮周期將延長之后,巴西分析師上調了對明年年底基準利率和通脹率的預期。根據周一公布的央行每周調查結果,到2025年12月,分析師將對2025年底消費者價格漲幅的預測上調至4.12%,這是連續第五次上調。
8、美國將迎感恩節旅行旺季 但汽油價格料跌回近三年新低
美國汽車協會預計,今年美國人的假期出行量將同比大增,回升至疫情前水平,11月26日至12月2日全美將有7170萬人駕車出行50英里以上。盡管假期出行旺季帶來汽油消費需求,美國汽車協會仍然預計,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將持續當前的下跌趨勢,在節前跌破每加侖3美元的關口,刷新三年新低。
9、在德國的幫助下,法國從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量創下紀錄
在一家德國國有能源公司的幫助下,法國進口來自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需求飆升至紀錄高位。整體增長表明,歐洲仍然是俄羅斯在北極的大型亞馬爾液化天然氣工廠的一個有吸引力的交易目的地。
10、前9月韓國上市公司總利潤同比飆升64.5% 創歷史新高
韓國證券交易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半導體需求強勁和全球經濟復蘇的影響,今年前9個月韓國上市公司的總營業利潤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月至9月,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的614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4.5%,達到155.65萬億韓元(約合1115億美元)。這些公司的銷售總額同比增長4.9%,達到2241.46萬億韓元,凈利潤總額增長71.2%,至119.12萬億韓元。
11、3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5月份以來最高
美國國債周一拋售加劇,長期債券收益率升至近六個月來最高水平,投資者仍在消化特朗普勝選可能對經濟和美聯儲政策帶來的影響。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6個基點至4.68%,為5月底以來最高水平。10年期收益率上漲約3個基點至4.47%,此前歐洲多個國債的收益率也出現過類似漲幅。
12、美國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數升至七個月高點
美國11月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數升至七個月高點,得益于銷售預期上升,以及對特朗普政府將減輕監管負擔的樂觀情緒。美國全國住宅建筑商協會(NAHB)/富國銀行衡量住宅市場狀況的指標11月上升3點至43,超過接受彭博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該指標的三個分項指標均上升,衡量未來六個月銷售預期的指標領漲,上升7點至2022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
13、美股周一尾盤漲跌不一
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本周市場關注包括英偉達在內的一批重要企業財報,以及美聯儲利率政策與大選后的美股前景。道指跌109.48點,跌幅為0.25%,報43335.51點;納指漲81.26點,漲幅為0.43%,報18761.38點;標普500指數漲17.07點,漲幅為0.29%,報5887.69點。
14、WTI原油周一走高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周一下午14:11,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2.38美元,漲幅為3.35%,報每桶73.42美元。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2.31美元,漲幅為3.45%,報每桶69.33美元。
15、金價創8月份以來最大漲幅
11月18日紐約尾盤,現貨黃金上漲1.91%,報2612.32美元/盎司,全天處于上漲狀態、持續地震蕩上行,北京時間00:10刷新日高至2615.12美元。現貨白銀漲2.95%,報31.1625美元/盎司,也全天震蕩上行,00:09刷新日高至31.2710美元。COMEX黃金期貨漲1.78%,報2615.9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2.67%,報31.2450美元/盎司。COMEX銅期貨漲1.39%,報4.1240美元/磅。
國 內 財 經
1、財政部:1—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981億元
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981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50782億元,同比下降4.5%;非稅收入34199億元,同比增長15.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482億元,同比下降3.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2499億元,同比增長0.9%。2024年1-10月,印花稅收入為2920億元,同比下降16.4%。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866億元,同比下降46.4%。
2、財政部已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
從財政部了解到,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8日批準有關議案后,財政部11月9日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指導督促地方抓緊履行法定程序,穩妥做好發行工作,妥善安排債券資金。目前財政部正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鑼密鼓組織落實,加強對地方的政策指導,用好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更好發揮增量政策效應。部分省份已經啟動發行工作,加快政策落實落地。
3、財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達部分2025年新增專項債券限額工作方案
從財政部了解到,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結合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需要,國務院在每年第四季度確定并提前下達下一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具體額度。目前,財政部正在制定提前下達工作方案,更好保障重點領域重大項目資金需求,發揮政府債券資金對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作用。
4、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資金3000億元全部下達
財政部18日公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資金3000億元已全部下達。同時,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分領域實施細則,切實做好資金使用管理,明確“兩新”資金使用負面清單,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確保“真金白銀”的政策落到實處、早見成效。在財政資金支持引導下,相關政策正在逐步發揮效益,預計全年對于拉動經濟回升向好成效顯著。(國是直通車)
5、我國誠信納稅企業數量穩步增長
記者18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全國納稅信用年度評價結果顯示,2024年全國守信納稅人達4127萬戶,比2023年增加378萬戶,其中納稅信用最高等級A級納稅人數量近335萬戶,比去年增加45.6萬戶,誠信納稅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新華社)
6、前10個月新增專項債券投向項目3萬余個
記者11月18日從財政部了解到,截至2024年10月末,各地累計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發行進度98%。其中8—10月發行2.1萬億元,超過1—7月發行總額。2024年1—10月專項債券投向項目3萬余個,支持了一大批早晚都要干、具有較強經濟社會效益的項目建設,切實發揮了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積極作用。2024年1—10月,各地用作項目資本金超3000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重點用于國家重大戰略項目,有效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7、多地啟動新一輪隱性債務置換
自11月8日財政部公布“10萬億+”化債方案以來,多地政府正加速啟動新一輪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債券的發行計劃。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已有河南省、貴州省、江蘇省、大連市和青島市五個省市披露了特殊再融資專項債的發行計劃,整體發債金額合計高達2244億元。(界面新聞)
8、市場資金面寬松 國庫現金定期存款利率下行
1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于11月1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2024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九期)招投標,期限1個月(28天),操作金額為1200億元,中標利率2.16%。中標利率與前次操作相比,下行了12個基點。
9、浙江省財政廳公告稱,將于11月25日發行2024年再融資專項債券(八至十二期)
浙江省財政廳公告稱,將于11月25日發行2024年再融資專項債券(八至十二期),合計676億元,其中565億元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10、今年前10個月北京地區進出口2.98萬億元
北京海關18日發布,今年前10個月,北京地區進出口2.9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進口2.48萬億元,出口5051.7億元,出口規模為歷史同期第二高位。 前10個月,北京地區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61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2%;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6579.3億元,增長7%。同期,北京地區對美國進出口2207.1億元,增長4.6%。
11、上海至崇明島地鐵長江隧道南段率先完成穿越
近日,在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越江盾構浦東接收井內,“申通號”盾構機刀盤緩緩向前探出,標志著22號線(崇明線)已率先完成了長江隧道南段部分(長興島-浦東)的穿越。 此次貫通的南港越江大盾構區間長約7.74公里,采用直徑13.5米、總長148米的超大泥水氣平衡盾構機進行掘進,是上海軌道交通“穿越長江第一隧”工程的重要一環。
12、上海“浦西第一高樓”確定了
11月18日上午,北外灘91街坊項目迎來建設期的首個重大里程碑——已順利完成近4萬立方米混凝土底板一次澆筑成型。據“上海虹口”消息,該項目由上實集團、上海城投和上海建工集團聯合投資開發建設,是虹口區重大工程項目。項目去年3月開工,預計2030年竣工,建成后將成為總高99層的“浦西第一高樓”。根據規劃,這座480米的新地標建筑不僅將刷新浦西城市天際線高度,而且將超過總高468米的東方明珠。
13、寧波市財政局公告,決定發行2024年寧波市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五期)
寧波市財政局公告,決定發行2024年寧波市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五期),總額249億元,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11月25日招標,11月26日開始計息。
14、上周40個大中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46萬平方米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上周40個大中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46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360億元。福州收金近123億領銜,廈門居第二位逾58億元,其余TOP10城市中出讓金普遍在50億元以下。
15、上周一線城市成交面積整體環比上漲1.8%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上周一線城市成交面積整體環比上漲1.8%。分城市來看,廣州、深圳環比上漲,廣州漲幅領銜為32.5%;北京、上海環比有所下降。同比來看,一線城市整體同比上漲43.34%,除上海小幅下降外,其余3城同比均上漲,其中深圳漲幅領銜,為246.7%。
16、上海: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
為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有關個人住房交易稅收事項通知如下:一、對個人轉讓住房未提供完整、準確的房屋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房屋原值和應納稅額的,根據規定實行個人所得稅核定征稅,以轉讓收入的1%核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二、對個人銷售住房涉及的增值稅、個人購買住房涉及的契稅,按照《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有關規定執行。本《通知》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
17、北京: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經市政府同意,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財政局、北京市稅務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本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后,根據《公告》規定,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北京市適用與全國統一的個人購房契稅優惠政策。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14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住房,面積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14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18、深圳11月1日至17日新房日均網簽量創2007年以來新高
據深圳貝殼研究院今日公布的監測數據,11月1日-17日,深圳新房日均網簽量為276套,創2007年以來新高;二手房日均網簽量為240套,創2020年10月以來新高。據貝殼統計,深圳新房日均網簽量超過本月的上一次紀錄在2006年12月,其日均網簽量為282套;二手房超過本月的上一次紀錄在2020年9月,其日均網簽量為294套。
19、近17個月來 武漢二手房售價首次上漲
武漢貝殼平臺數據顯示,10月通過該平臺成交的二手房單量環比上漲102.5%,并在進入11月后依舊保持增長。11月1日至10日,通過該平臺成交的二手房總量環比上漲22.9%,其中11月3日成交量達354單,刷新平臺今年二手房的單日成交紀錄。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4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武漢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0.1%,為近17個月以來首次轉漲。
20、中國核建:累計新簽合同1156.01億元
中國核建公告,截至2024年10月,公司累計實現新簽合同1156.01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84.3億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由于客觀情況變化等因素,未來簽約額與營業收入并不完全一致,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
證 券 期貨
1、證監會:加快推動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11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互聯互通十周年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將會同包括港方在內的各方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政策合力,加快推動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中國證監會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努力打造“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的良好局面。
2、證監會:推動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11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互聯互通十周年高峰論壇上表示,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中國證監會將認真落實中央部署,推動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市場開放方面,進一步優化完善互聯互通機制,擴大滬深港通的標的范圍,拓展內地企業境外上市渠道,擴大期貨市場開放。
3、創業板指收跌2.35%
A股三大指數18日延續調整態勢,滬指沖高回落,盤中漲幅一度接近2%,最終綠盤報收。截止收盤,滬指跌0.21%,收報3323.85點;深證成指跌1.91%,收報10544.02點;創業板指跌2.35%,收報2190.95點。全市場超4100只個股飄綠,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75萬億元,較上周五縮量688億。
4、年內累計發行86只新股,共募資543.27億元
據統計,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共有86家公司首發募資,累計募資金額達543.27億元。其中,永興股份以24.3億元募資金額居首,募資主要用于項目投資和補充流動資金。地域分布上,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公司募資金額居前。新股發行價方面,平均首發價格為22.07元,發行價最高的為諾瓦星云,達126.89元。
5、10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為154億元 是去年同期2.5倍
財政部公布最新證券交易印花稅數據。比對數據可知,今年10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為154億元,是去年同期61億的2.52倍。這也和交易數據的增長吻合,今年10月A股日均成交2.01萬億,是去年同期的2.4倍,去年10月日均成交0.83萬億。與此同時,前十月證券交易印花稅866億,同比降46.4%,相較前九月54.2%的降幅有所收窄。
6、年內終止審核企業416家 三交易所在審企業均不足百家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各交易所IPO在審企業共257家,與上周相比減少5家。其中,上交所74家(主板50家、科創板24家),深交所98家(主板34家、創業板64家),北交所85家。截至目前,年內IPO上會數量共54家,較上周新增3家;證監會核準(含注冊)IPO共83家,較上周新增2家;終止審查IPO共416家,較上周新增2家。
7、兩市融資余額減少93.31億元
截至11月15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421.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2.53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8803.7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60.78億元;兩市合計18225.3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93.31億元。
8、債基發行轉暖 臨近年底流動性管理成關鍵
隨著債券市場的進一步企穩,債券基金發行市場迎來觸底反彈,熱門產品又陸續出現。此前兩個月,由于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公募基金公司圍繞權益類指數基金全力布局,另一端的債券基金則備受市場冷落,10月債券基金的單月發行數量更是創下近七年來的新低。從全年業績來看,債券基金在今年債牛行情下整體表現出色。隨著年末時點臨近,基金經理開始將流動性管理放在愈發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保護業績“碩果”,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為明年的投資做準備。(上證報)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11-19市場資金面寬松 國庫現金定期存款利率下行
· 2024-11-1811月18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4-11-18財政部已將6萬億元債務限額下達各地
· 2024-11-18多地披露再融資專項債置換隱性債務發行計劃
· 2024-11-181—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981億元
· 2024-11-18多地啟動新一輪隱性債務置換
· 2024-11-18央行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389億元
· 2024-11-1811越18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