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11月12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4年11月12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日本2024上半年度經常項目順差創新高
日本財務省11日發布的2024上半年度(4至9月)國際收支初值顯示,反映與海外貨物、服務及投資交易狀況的經常項目為順差15.824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423億元),創半年數據的最高紀錄。在歷史性日元貶值的背景下,海外投資的利息收入等增加拉高了整體順差額。
2、德國第三季度商業地產價格同比下跌4.7%
德國VDP銀行協會周一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德國商業地產價格較上年同期下跌4.7%,但顯示出持續企穩的跡象。目前德國房地產行業正在努力應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德國商業地產估值已連續兩年下降,但第三季度價格較第二季度上升了0.7%。
3、朔爾茨與特朗普通話 討論德美關系
當地時間11月10日晚間,德國總理朔爾茨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斯特芬透露,朔爾茨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愿意“繼續兩國政府數十年來的成功合作”。雙方同意“共同努力恢復歐洲和平”。此外,朔爾茨和特朗普還談到了德美關系和當前的地緣政治挑戰。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斯特芬未透露通話具體細節。(央視新聞)
4、印俄貿易三年內激增五倍,印度力推本幣交易
隨著印度與俄羅斯的貿易急劇增長,印度正在爭取更多與俄羅斯的貿易以印度盧比結算。根據印度貿易部的數據,在過去三年中,印俄之間的貿易額激增了五倍,原因是俄烏沖突爆發后,印度大量吸收俄羅斯原油,而其他大多數國家則避開了俄羅斯的原油。蘇杰生說:“今天,我們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660億美元。這使得到2030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變得更加現實。”與俄羅斯等一些合作伙伴以本幣結算將幫助印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經濟免受全球沖擊。
5、多家機構下調美聯儲明年降息次數預期
11月,盡管美聯儲如期降息,但由于美國政治環境的復雜性,當選總統的財稅政策成為影響2025年市場的重要變量,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顯著加大,多位分析師也下調了美聯儲降息次數的預測。數據顯示,市場研究機構已經削減了對于美聯儲12月大幅降息的預期,目前預期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5%,一周前該數字為83%。最新調整預測的金融機構,包括了巴克萊銀行、道明銀行。
6、美銀:歐洲企業債務違約率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
美國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預計歐洲企業債務違約率將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美銀表示,宏觀經濟數據、不良資產比率、貸款標準和融資成本這四項關鍵指標表明違約率前景有所改善。分析師們稱,2025年,違約率可能從2024年第三季度的平均2.3%降至1.5%至2%左右。
7、華爾街多家銀行陸續下調美聯儲2025年降息的預期
基于特朗普當選總統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華爾街的經濟學家和策略師下調對美國明年降息的預期。最新調整預測的銀行包括巴克萊銀行和道明銀行。兩家公司的團隊都提及,特朗普政府可能對移民實施更嚴格的限制并提高進口關稅。他們表示,這些政策可能會刺激通脹并改變美聯儲的利率路徑。此前高盛已調整預測,其新預測是:美聯儲在3月之前的每次會議上各降息25個基點,最后的行動落在6月和9月。
8、美股周一收高
三大股指均為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并且均創歷史新高。道指首次收在44000點關口之上,標普指數首次收在6000點上方。比特幣漲超10%并突破88000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場正關注下一屆美國政府的構成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前景。道指漲304.14點,漲幅為0.69%,報44293.13點;納指漲11.99點,漲幅為0.06%,報19298.76點;標普500指數漲5.81點,漲幅為0.10%,報6001.35點。羅素2000種小盤股指數漲36.93點,漲幅為1.54%,報2436.57點。
9、WTI原油周一收跌3.3%
美元走強令原油價格承壓。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收跌2.30美元,跌幅超過3.32%,收于每桶68.04美元。分析師稱,特朗普勝選可能會繼續影響市場,因為他承諾上臺之后大力推動原油鉆探,已經使油價失去了一些長期維持高位的動力。
10、COMEX黃金期貨下跌2.52%
COMEX黃金期貨下跌2.52%,報2627.00美元/盎司,全天處于下跌狀態,02:22跌至2617.10美元,逼近9月19日底部2575.30美元,最近四個交易日試探50日均線(暫報2664.29美元)。COMEX白銀期貨跌2.06%,報30.800美元/盎司。COMEX銅期貨跌1.39%,報4.2460美元/磅。
國 內 財 經
1、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
下一步工作考慮,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為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加大貨幣政策調控的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精準性,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繼續實施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增強宏觀政策一致性,貨幣、金融政策與財政、產業、就業等政策形成合力。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2、央行:2024年前十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06萬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初步統計,2024年前十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0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13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5.69萬億元,同比少增4.32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773億元,同比多減1559億元;委托貸款減少374億元,同比多減1002億元;信托貸款增加3734億元,同比多增270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874億元,同比多減2755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69萬億元,同比少736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8.23萬億元,同比多7091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988億元,同比少5077億元。
3、央行: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52萬億元
央行: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52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51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5萬億元。央行:10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258.18萬億元,同比增長7.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54.1萬億元,同比增長8%。
4、央行:前十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22萬億元
央行:前十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22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1.28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84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32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5.58萬億元。10月末,外幣存款余額8365億美元,同比增長6.6%。前十個月外幣存款增加386億美元。
5、央行:10月份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1.31萬億元
10月份,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1.31萬億元,其中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分別為1.02萬億元、0.29萬億元;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0.63萬億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為0.25萬億元、0.38萬億元。6、6、6、10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上升0.3點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11日發布,10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較9月上升0.3點,為今年最大升幅,也是去年3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月升幅。分項指數方面,宏觀經濟感受指數、成本指數、勞動力指數、投入指數、效益指數由降轉升,綜合經營指數、資金指數由平轉升,市場指數繼續上升。顯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改善,景氣水平明顯回升。10月分項指數的全面上升,是今年3月以來第二次出現。
7、前三季度我國綠色貸款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35.75萬億元,同比增長25.1%,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7.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5.67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11.86萬億元和12.04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6.8%。
8、10月份貸款利率保持歷史低位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10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5%左右;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3.15%左右,均處于歷史低位。此外,10月份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企穩,明顯好于前9個月月均減少690億元的水平,也好于前兩年同期的水平。顯示出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有所好轉。(央視新聞)
9、自然資源部:積極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加大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力度
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積極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加大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使用專項債券資金用于收回收購土地,應由納入名錄管理的土地儲備機構具體實施。優先收回收購企業無力或無意愿繼續開發、已供應未動工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其他用途的土地,進入司法或破產拍賣、變賣程序的土地,因低效用地再開發或基礎設施建設等需要收回的土地,以及已動工地塊中規劃可分割暫未建設的部分,也可以納入收回收購范圍。
10、自然資源部:收回收購的土地原則上當年不再供應用于房地產開發
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土地儲備機構委托經備案的土地估價機構,對擬收回收購地塊開展土地市場價格評估,相較企業土地成本,就低確定收地基礎價格。收回收購的土地原則上當年不再供應用于房地產開發。確有需求的,應當嚴控規模,優化條件實施供應,在落實“五類調控”的同時,供應面積不得超過當年收回收購房地產用地總面積的50%。收回收購土地用于民生領域和實體經濟項目的,不受上述限制。
11、央行主管媒體:一攬子增量政策不是簡單的刺激
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發文稱,一方面,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已逐步落地生效,增量政策有力提振市場信心。另一方面,要關注到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不是簡單的刺激,是政策邏輯的重大調整,不僅有短期擴需求的方案,同時還有大量的改革、結構調整的方案。對于下一步政策走向,業內普遍認為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支持性的立場。與此同時,財政政策也被寄予厚望。
12、金融支持實體穩固 年內降準有空間
11月11日,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52萬億元。初步統計,2024年10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03.45萬億元,同比增長7.8%;前十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06萬億元。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7.5%。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金融總量平穩增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展望未來,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短期內不會改變,貨幣政策有望繼續保持較強力度,進一步降準仍有空間,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將持續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經濟參考報)
13、多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字頭”
隨著新一輪商業銀行存款掛牌利率的普遍下調,大額存單等特色存款產品利率也順勢走低。當前多數銀行的大額存單年化利率均跌破2%,步入“1字頭”。從當前年化利率水平來看,多數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和定期存款利率已經趨于一致。
14、十月多地工程機械開工率攀升
國家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反映工程建設熱度的工程機械開工率,環比提升了1.6個百分點。這里面,不僅開工的設備更多,也更忙了。設備總工作時長連續5個月在持續增長,進入十月的增速明顯加快。與此同時,全國開工面積也更大了。10月份,31個省(區、市)中有28個省份開工率實現環比增長。其中,安徽、河南、湖北、遼寧等10余個省份開工率連續3個月持續上升。(央視)
15、中汽協:1至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今年1至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達2446.6萬輛和2462.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汽車產銷量保持同比穩步增長。據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達299.6萬輛和305.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2%和8.7%,同比分別增長3.6%和7%。
16、中汽協:2024年10月汽車企業出口54.2萬輛
中汽協數據顯示,10月,汽車出口54.2萬輛,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11.1%。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46.5萬輛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10.7%;商用車出口7.6萬輛,環比下降6.6%,同比增長13.6%。
17、中汽協:10月商用車銷售29.8萬輛同比下降18.3%
中汽協發布數據,10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9萬輛和29.8萬輛,產量環比下降1.5%,銷量環比增長5%,同比分別下降23.3%和18.3%。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客車和貨車產量均呈小幅下降,銷量均呈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產量下降、銷量增長,貨車產銷均呈兩位數下降。
18、北京市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日前,北京市財政局公布的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至9月,全市財政收入完成4866.2億元,同比增長1.7%。今年以來,在首都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的帶動下,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穩增長。另外,全市非稅收入完成764.1億元,同比增長8.8%。據介紹,這主要是由于全市道路、通信等重點工程加快建設,項目單位按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用于所占用林地在異地恢復,拉動非稅收入增長3.3個百分點。
19、超50城發布“收儲”公告
據中指院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50城發布收購存量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公告,但根據央行公布數據,截至今年9月末,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余額162億元,較6月末僅增加41億元,各地收儲工作整體進展較緩慢。中指院分析師認為,收儲存量商品房仍面臨價格撮合難度大、供需錯配等問題,這些收儲堵點的打通還需更多配套政策給予支持。
20、20城土地出讓金再創新高
10月,土地出讓金超過100億元的城市達到6個,一線城市中上海、北京、廣州均在列。TOP20城市土地出讓金合計1553.6億元,超過9月,成為今年TOP20城土地出讓金最高的月份。10月,土地出讓面積TOP20城市合計出讓2135.5萬平方米,出讓面積超百萬平方米的城市有9個,也是目前全年最多的一個月份。各地土地供應和出讓積極性有所改善,TOP20城市土地出讓面積門檻值為71.7萬平方米,比9月68.5萬平方米再次提高。(每經)
21、深圳樓市最新數據出爐
11月11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簡稱深房中協)數據顯示,11月4日—10日,深圳二手房簽約量為2238套,環比增長6.1%。從近期二手房市場走勢看,簽約量已連續5周單周超2000套,呈現高位企穩態勢。深圳二手房掛牌量小幅增長。根據公開在售二手房源量數據統計,11月11日,深圳共有68831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較上周增加136套。(中證網)
22、南通34.74億元出讓5宗住宅地塊
11月11日,南通市迎來5宗住宅用地出讓。根據成交結果,5宗地塊均以底價成交,共計成交金額34.74億元。
證 券 期貨
1、創業板指收漲3.05%
A股三大指數11日集體上漲,截止收盤,滬指漲0.51%,收報3470.07點;深證成指漲2.03%,收報11388.57點;創業板指漲3.05%,收報2392.44點。滬深兩市成交額超過2.5萬億元,較上周五萎縮1700多億。全市場超3900只個股上漲。
2、今年來終審IPO企業414家 在審企業僅261家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滬深北在審企業共261家,上周北交所新增申報企業2家。其中,其中上交所74家(主板50家,科創板24家),深交所102家(主板35家,創業板67家),北交所85家。截至11月10日,2024年已公布終止審查企業414家。年內已上市企業為82家,募資合計538.03億元,較上周新增2家上市,目前處于發行中的有6家,已同意注冊未發行的有36家。
3、上交所:截至11月10日,上交所主板1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
2024年1月1日至11月10日,上交所主板1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158.81億元,另有1家企業在發行階段。上交所科創板11家IPO公司完成上市(開板以來累計上市577家),募資117.17億元,另有2家企業在發行階段。深交所主板6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39.14億元,無企業在發行階段。深交所創業板33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189.82億元,另有1家企業在發行階段。北交所17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資33.09億元,另有2家企業在發行階段。
4、時隔近三年兩融余額重返1.8萬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8日收盤,A股市場兩融余額18048億元,這是2022年1月19日之后,時隔近三年兩融余額重返1.8萬億元之上,實現5連增。數據顯示,10月31日,A股市場兩融余額突破1.7萬億元,短短6個交易日,兩融余額再破1.8萬億元。而若將時間起始點拉長至本輪行情的起漲點9月24日,可以發現9月24日以來兩融余額累計已增長超過4000億元。在A股市場整體融資規模上升之際,基本所有行業都獲得融資資金加倉。(證券時報)
5、銀行提供235億元貸款支持上市公司回購增持
自央行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以來,已有超百家滬深上市公司披露與銀行簽署的貸款協議或承諾函,涉及資金總額約235億元。13家商業銀行包括5家國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參與,中行支持項目數和資金總額暫列前兩位。貸款期限不超過1年,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此舉旨在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信心。
6、逾200家A股公司披露三季度現金分紅方案
截至11月11日,A股共219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現金分紅方案(預案),合計現金分紅總額(含已實施分紅和擬分紅金額)311.79億元。從分紅方案進度來看,18家公司已實施,15家公司預案獲股東大會通過,其余為董事會預案階段。相比往年,上市公司分紅數量增多、分紅頻次增多是今年A股市場的新變化。就三季度而言,截至目前219家已披露現金分紅方案(預案)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創近年新高。
7、外資加碼中國資產 境外上市中國ETF吸金逾千億
一系列增量政策正助推中國資產重估,外資加碼中國的趨勢也越來越清晰。10月,境外上市中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錄得人民幣1115億元的凈流入,截至月末規模達到人民幣8180億元,單月增幅為9%。與此同時,全球主動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倉位也有所反彈。近期,貝萊德、富達、高盛等多家外資機構頻頻現身于A股上市公司調研名單,積極關注中國資產重估狀況。(證券時報)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11-12金融支持實體穩固 年內降準有空間
· 2024-11-1111月11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4-11-11超16萬億元新增貸款投向了哪里?
· 2024-11-1110月份貸款利率保持歷史低位
· 2024-11-11M2增速繼續回升 金融支持力度穩固
· 2024-11-11央行:前十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6.52萬億元
· 2024-11-11央行:2024年前十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7.06萬億元
· 2024-11-11連續6個月負增長后,M1增速首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