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9月14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4年09月14日07:00 來源:西本資訊
國際 動 態
1、8月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約170億美元
8月跨境資金保持凈流入境內市場態勢,當月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約170億美元,實現連續12個月凈流入。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美聯儲明確釋放貨幣政策轉向信號,中美利差倒掛幅度收窄,人民幣匯率穩定運行的基礎更為堅實。
2、歐元區工業產出繼續衰退 工業強國德國領跌
在歐洲央行三個多月來第二次降息的次日,歐元區工業傳來了新的壞消息,該地區的工廠連續第四個月未能產出更多商品。歐盟統計機構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了0.3%。在6月份,歐元區工業產出持平,比先前估計的下降情況略好,但自3月份以來,歐元區的工廠生產仍未出現任何增長。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工業強國的德國,在歐元區主要經濟體中出現了最嚴重的月度下滑,在經歷了上個月的上升之后,德國的生產下降了3%。
3、拉加德暗示歐洲央行12月降息的可能性大于10月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如果經濟遭受重大挫折,歐洲央行對考慮在10月份降息持開放態度。拉加德在布達佩斯參加歐元區財長會議時對記者表示,“我們會觀察一切,如果相對于我們的基線情形有顯著變化,我們會重新評估。”歐洲央行上日降息。她的評論發出至為清晰的信號,決策者傾向于下次行動等到12月。
4、俄央行加息100個基點,將利率提升至19%
當地時間9月13日,俄羅斯央行宣布加息100個基點,將關鍵利率由18%提升至19%。俄央行稱目前通脹壓力仍然很大,7月份曾預測今年的通脹率為6.5%至7.0%,但目前看來實際情況可能會超過這一預測。
5、韓國財政部綠皮書:內需呈平穩復蘇跡象
韓國企劃財政部13日發布《最新經濟動向》(綠皮書)9月刊,研判近期韓國內需呈現平穩復蘇跡象,但各領域的復蘇速度相異。綠皮書指出,近期韓國經濟在出口和制造業向好的帶動下繼續保持復蘇勢頭。內需則在設備投資和服務業的帶動下呈現復蘇跡象,但各領域的復蘇速度存在差異。這是韓國政府連續五個月研判“內需呈復蘇跡象”。從各種指標看,7月零售銷售額同比減少2.1%,建設投資下滑5.3%。相反,服務業生產和設備投資分增2.2%和18.5%。綠皮書還指出,對外方面仍存在俄烏戰爭持續、中東沖突升級、主要國家經濟放緩等不少不確定因素。
6、新加坡金管局:今年經濟增長或在2%至3%上限
新加坡金管局局長謝啇真稱,新加坡經濟今年很可能在2%至3%的增長區間上限增長。謝啇真在一金融論壇上表示,到目前為止,最近幾個月的情況相對樂觀,因此認為全年的增長將完全在這個范圍內完成,可能是最強勁的。金管局于7月曾表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為2%至3%。新加坡央行周三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本周上調對新加坡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外部增長好于預期推動新加坡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7、英國公眾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降至三年低點
英國央行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央行季度通脹預期調查顯示,未來一年通脹預期從5月份的2.8%降至8月份的2.7%,為2021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未來12個月的預期維持在2.6%不變,而對未來5年的預期從3.1%升至3.2%,為9個月高點。該調查于8月2日至6日進行。
8、歐盟中國商會就歐盟拒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所有價格承諾建議發布聲明
歐盟中國商會注意到,媒體9月12日報道歐委會已拒絕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及行業協會就歐盟反補貼調查提出的所有價格承諾方案,我們對此表示極大失望與強烈不滿。歐方在貿易保護主義驅動下對華電動汽車調查,此舉正在扭曲中企在歐的公平競爭環境,也給歐盟營商環境和全球應對氣變所作努力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即便如此,中國相關企業及行業協會相繼向歐方提出業界建議,希望務實解決雙方合理關切,促進對話磋商解決問題,這些建議具有建設性、靈活性和可執行性,為對話磋商創建了良好條件。然而,歐方雖然表示“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其武斷拒絕中企相關承諾建議的做法與公開表態完全背道而馳。
9、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四個月高位
受益于降息前景以及2020年底以來最溫和的短期通脹預期,9月初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四個月高位。密歇根大學周五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從8月的67.9升至69,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68.5。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通脹率2.7%,一個月前的預期為2.8%,這是短期通脹預期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他們預測未來五到十年的年化通脹率為3.1%,高于一個月前的3%。
10、日元升至年內新高 受美日利差縮窄的預期推動
由于市場押注日本央行年內將進一步收緊政策,同時也在為美聯儲下周的降息做準備,日元兌美元創年內新高。日元周五連續第四天上漲,漲幅高達1.1%。觸及1美元兌140.29,為去年12月底以來的最強。美聯儲決策者仍在考慮是降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交易員提高了下周降息50個基點的押注。
11、美國波音公司約3.3萬名工人決定罷工
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和波特蘭地區組裝工廠約3.3萬名工人經投票決定罷工,以表達對波音公司此前與其最大工會“機械工人和航天工人國際聯合會”達成一項最新勞資協議的不滿。罷工定于美國太平洋時間13日0時正式開始。
12、美股周五收高
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均錄得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市場焦點轉移至美聯儲下周將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對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預期再次升溫。道指漲297.01點,漲幅為0.72%,報41393.78點;納指漲114.30點,漲幅為0.65%,報17683.98點;標普500指數漲30.26點,漲幅為0.54%,報5626.02點。本周美股表現強勁,道指本周累計上漲2.6%。標普500指數上漲4.02%,納指大漲5.95%,二者均創今年迄今的最大單周漲幅。
13、WTI原油周五收跌0.46%
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周五收跌。颶風過后墨西哥灣區原油生產逐步恢復正常、以及全球原油需求降溫的風險令油價承壓。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下跌32美分,跌幅為0.46%,收于每桶68.65,本周累計上漲約1.45%。
14、現貨黃金周五漲約0.8%
周五紐約尾盤,現貨黃金上漲0.77%,報2577.70美元/盎司,全天震蕩上行,北京時間01:05刷新歷史最高位至2586.10美元,本周累計上漲3.21%。COMEX黃金期貨上漲1.08%,報2608.40美元/盎司,全天震蕩上行,01:05刷新盤中歷史最高位至2614.60美元,本周累漲3.31%。
國 內 財 經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同步啟動延遲男、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六十周歲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五十周歲、五十五周歲分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五十八周歲。(新華社)
2、財政部: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33929.6億元
財政部發布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簡要情況,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33929.6億元。其中,貨物、工程、服務政府采購規模分別為7738.1億元、14486.8億元和11704.8億元,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比例為22.8%、42.7%和34.5%。從組織形式看,政府集中采購、部門集中采購、分散采購規模分別為8038.3億元、1522.4億元和24369.0億元,占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的23.7%、4.5%和71.8%。(財政部)
3、央行: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43萬億元
央行: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43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12.88萬億元。央行:2024年前八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32萬億元。
4、央行: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8.56萬億元
央行:2024年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8.56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48.89萬億元,同比增長8.1%;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4%;委托貸款余額為11.21萬億元,同比下降1.1%。
5、央行: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8月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作了解讀: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加大調控力度,加快已出臺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著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消費融資需求。持續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支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好發力見效,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與投資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費,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升級,支持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央行)
6、央行:信貸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信貸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力支持經濟結構加快優化。8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3.69萬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4%。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09萬億元,同比增長21.2%。“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4.4%。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2.21萬億元,同比增長16.0%。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7、銀行業利潤增長明顯放緩
市場權威專家表示,一直以來,我國銀行業外源性補充資本的渠道有待暢通,補資本主要依靠內源性的利潤留存,凈息差收窄,資本金不足將明顯制約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當前銀行凈息差面臨較大收窄壓力,很多銀行也有補充資本的意愿。如果能夠推動銀行資本補充有效落地,有利于保障銀行可持續經營,提升未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8、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綜合指數)報2510.95點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截至2024年9月13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綜合指數)報2510.95點,與上期相比跌215.63點。
9、寧波航交所:歐地線運價跌幅擴大
記者從寧波航運交易所獲悉,本周,海上絲綢之路指數之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收于1817.7點,較上周下跌10.2%。其中,歐地航線運價跌幅皆在15%以上,主因為市場出貨轉淡,艙位供大于求,導致運價跌幅擴大。此外,中東航線、印巴航線也因市場貨量有限,本周分別環比下跌26.5%、23.6%。
10、前8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2.8%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前8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5.9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8%,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6.8個百分點,占全國比重20.8%。其中,出口3.88萬億元,增長11.3%;進口2.07萬億元,增長15.8%。民營企業增長較快,占比超六成。前8個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3.8萬億元,增長19.6%,增速快于廣東整體6.8個百分點,占廣東外貿總值的63.8%。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84萬億元,增長2.5%,占31%;國有企業2988億元,增長1.4%,占5%。
11、京津冀發布1622億招商引資項目
9月13日,“北京日”暨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大會在服貿會期間成功舉辦。活動現場京津冀三地重點項目齊亮相,充分借助三地的境外招商網絡站點、全球合作伙伴等資源,向全球發出邀約。北京、天津、河北面向全球集中發布新一批招商引資項目,涵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集成電路、氫能、高端工業母機、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共202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1622億元人民幣,24項合作成功簽約。
12、減輕繳存人購房壓力 多地優化公積金政策
近段時間以來,多地著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住房公積金政策進行優化,減輕繳存人購房資金壓力。通過支持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優化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方法等方式,擴大公積金使用范圍,提升公積金使用效率。(證券日報)
13、上海靜安兩幅地塊9月14日舉行現場交易會
9月13日,“上海土地交易市場”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上海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滬告字[2024]第081號公告現場交易活動安排的通知》,靜安區靈石社區N070402單元094a-14地塊、靜安區曹家渡社區C050301單元9A-20地塊將于9月14日舉行現場交易會。公開信息顯示,靜安區靈石社區N070402單元094a-14地塊出讓面積31602.73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居住用地、辦公樓,起始價為63.6561億元;靜安區曹家渡社區C050301單元9A-20地塊出讓面積18501.78平方米,土地用途為居住用地,起始價為43.1387億元。
14、杭州21.14億元掛牌拱墅區兩宗住宅用地
杭州市發布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擬采用掛牌方式出讓拱墅區兩宗地塊,地塊起始總價約21.14億元,地塊將于10月15日交易。本次掛牌出讓宗地實行自由競價,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拱墅區石橋單元GS130203-24地塊出讓面積17787平方米,出讓地上建筑面積39131.4平方米,用途為住宅(設配套公建)用地,該地塊起始總價60885萬元,折合起始樓面價15559元/平方米,該地塊是拱墅區首宗未設置新房限價的地塊。
15、中國中冶:1-8月新簽合同額8310.5億元
中國中冶公告,2024年1-8月公司新簽合同額為人民幣8310.5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6.5%。其中,新簽海外合同額為人民幣58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5.1%。
證 券 期貨
1、證監會發布《證券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編碼規則》金融行業標準
近日,證監會發布《證券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編碼規則》金融行業標準,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證券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編碼規則》金融行業標準規定了證券發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編碼的基本原則、編碼方法、編碼單元及注冊服務等要求,并提供了信息披露文件的基礎元數據表。
2、證監會:持續加大對資本市場財務造假以及審計機構未勤勉盡責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
證監會表示,將繼續堅決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要求,突出嚴監嚴管,持續加大對資本市場財務造假以及審計機構未勤勉盡責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全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3、上交所發布《ETF投資交易白皮書(2024年上半年)》
上交所發布《ETF投資交易白皮書(2024年上半年)》,2024年上半年,境內ETF市場交投活躍度再上臺階,總成交額達14.7萬億元、非貨ETF總成交額11.5萬億元,同比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滬市ETF整體成交金額 11.8萬億元,日均成交額10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6%;非貨ETF合計成交8.7萬億元,日均成交額741億元,較去年增長24.3%。
4、上半年境內ETF成交14.7萬億
今年以來,境內指數化投資蓬勃發展,ETF市場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大關,市場資金持續凈流入,上半年ETF市場持續凈流入,資金規模達4617億元、總成交額達14.7萬億元。其中,滬市ETF凈流入3528億元、總成交額11.8萬億元,日均成交額超千億、交投活躍度再上臺階,穩居亞洲第一位。
5、2024年上半年基金保有百強榜出爐
中基協披露2024年上半年度基金銷售機構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與此前披露的數據相比,此次的新增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情況。螞蟻基金、招商銀行、天天基金分別以6920億元、4676億元、3433億元位列權益基金保有規模前三名。而從非貨幣市場基金保有規模情況來看,這3家機構依舊位列前三位,其中,螞蟻基金保有規模為1.35萬億元,3家機構保有規模較去年底增加。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排名來看,螞蟻基金保有規模領先,達2647億元,其次是華泰證券規模達913億元,中信證券(892億元)和天天基金(807億元)也超過800億元。
6、滬指險守2700點再創階段新低
9月13日,A股三大指數延續萎靡走勢,滬指險守2700點,再創階段新低。截止收盤,滬指跌0.48%,收報2704.09點;深證成指跌0.88%,收報7983.55點;創業板指跌1.07%,收報1535.17點。滬深兩市成交額5248億元,較昨日放量93億。總體來看,個股呈普跌態勢,下跌個股超4000只。
7、兩市融資余額2連降
截止9月12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7238.6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8.59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6481.1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11億元;兩市合計1.37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1.70億元。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13央行: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43萬億元
· 2024-09-13央行:8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3.69萬億元
· 2024-09-13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2%
· 2024-09-139月13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4-09-13財政部: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33929.6億元
· 2024-09-139月13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
· 2024-09-139月13日行業要聞早餐
· 2024-09-138月地方債發行提速 單月發行量創年內新高